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後真相:真相已無關緊要,我們要如何分辨真假 notes

「說服群眾的不是事實,甚至也不是捏造的事實,而是公然蔑視。」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牛津辭典》將「後真相」(post-truth)定義為:「訴諸情感與個人信仰,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民意的種種情況。」在這當中,他們強調的是:「post」這個前綴詞並沒有多少「過去」的含意,而是 真相已經黯然失色,變得無關緊要 。 蘇格拉底認為,無知是可以補救的;如果一個人無知,可以教導他。 更大的威脅來自那些自認已經得知真理的傲慢者,因為這樣的人可能輕率行事,真假不分。 目前的問題不在於我們是否有一適當的理論來界定真理,而是要理解破壞(subvert)真理/真相的不同等級。 第一種,先得承認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會在無意間說出錯誤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說出來的東西是「 謬誤的 」(falsehood),但不是謊言。 第二種則是「 刻意忽略 」(willful ignorance),這是指我們在不確知某些事是否屬實前就說出口,也不想花時間去弄清楚這些資訊的正確性。 最後才進入 說謊 ,這是在我們有意欺騙時說出的虛假言辭。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分野,因為這時我們跨越了界線,是在明知自己所言不實的情況下說的,懷有欺騙他人的意圖。照定義來說,每個謊言都要有一個觀眾。 如果沒有人在聽(或是如果我們確信沒有人會相信),我們可能不覺得要對自己的虛假言論負責,但當我們的意圖是操縱某人去相信我們知道的不實情事時,就已經離開對事實的單純「詮釋」,進入到偽造或捏造的狀態。 哲學家哈利.法蘭克福(Harry Frankfurt)在他那本謔而不虐且相當嚴謹的《 論廢話 》(On Bullshit)一書中就說得很清楚,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講廢話時不一定是說謊,可能只是展現出對於真實的輕忽與無謂。 然而,後真相還存在更險惡的形式,這牽涉到自我欺騙和妄想,讓人真的抱持一錯誤的想法,即所有可信來源的資訊都還具有爭議。在最純粹的後真相形式中,有人認為群眾的反應實際上得以改變說謊的事實。 後真相時代的新特色不僅是在挑戰「認識現實」(knowing reality)這個概念,而是在質疑現實本身的存在。 否認者和其他的追隨者經常採取的態度是,以最高標準來審視他們不願意相信的事實,但是對於符合他們期待的說法則完全輕信。 換言之, 他們採用的主要標準就是...
最近的文章

2018內湖˙梘頭福德祠˙慶元宵

前幾年元宵又是寒流又是下雨的, 「夜弄土地公」都沒去好好拍。 今年的氣候不錯,加上要去去晦氣,決定去炸一炸。 晚餐完出門,剛好從第二階段,金龍路轉內湖路三段開始跟。 雖說看了這麼多年,這是第一次跟著轎走。 剛開始使用 Olympus EM5 + 50-200mm,無奈人太多,機器重又對焦慢,後面索性都用 iPhone 8+ 來拍,結果拍出來的品質,著實令我驚豔。 雖然店家的炮量年年減少,但煙花反而不會過曝過嗆,算是朵朵開花,炸得漂亮。 算是個好兆頭吧。 (這張又是搏命的鏡頭了。)

能力並非來自於神來之筆

建立深度關係的關鍵是投入,經由時間與精力的累計,你與這一事物的關係日益深厚,你逐漸掌握了它,與它相遇,而能力,是你的存在與它的存在相遇的副產品。 事實上,能力差的人,常是太期待神來之筆的人。 具體來說就是,他們覺得,一旦某個事物被自己掌握,那首先是因為我掌握了自己;如果它沒有被掌握,那是因為我沒有掌握好自己。即,我狀態好,就可以讓周圍世界如我所願;我狀態不好,周圍世界就不能如我所願——倒推後其實是這句:當外界不如自己所願時,他們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他們認定,自己是能輕鬆掌控世界的,而狀態不好,就是能找到的最直接原因。 因這一邏輯,他們花很大力氣去調整狀態,還會花很多時間去等待自己狀態好,而不懂得,關鍵是持續投入,瑣細努力即可累積出成功。 能力是建立深度關係的副產品,而建立關係時,比努力更為關鍵的一點是,你不是自戀地將自己意願強加在這一事物之上的,而是臣服於這一事物。不是你個人太牛逼,所以掌握了這一事物,而是你臣服,放下自戀,放下預期和判斷,放空自己,然後你就可以與這一事物的存在相遇了。 能持續努力的人,是有了相對成熟的心理:我未必能立即掌握一個事物,但只要我持續努力,並且尊重這一事物自身的規律,我會與這一事物建立起很好的關係。 一旦有“我這個人失敗了”的感覺,一個人就會體驗到,伴隨著自我崩塌感的,是無力感,即你感覺暫時發不出力量了。其實,只是你暫時控制不了外部事物而已。 成功者會相對擁有更多神來之筆,但絕非“一直擁有”,且“神來之筆”之所以會有,是大量投入而與事物建立了關係的結果。 總結一下,要破除對“神來之筆”過於期待而不受挫的心理,需要懂得這樣幾點: 一、能力是建立了深度關係的結果; 二、建立深度關係需要持續的投入; 三、建立深度關係的關鍵,不是將你的自戀強加於事物之上,而是放下自戀想像,尊重事物本身的真實規律; 四、一件外部事物能否被我控制,取決於那一刻我的內部狀態,這是嬰兒式全能自戀心理的殘留; 五、一受挫,就覺得“我整個人不好”,也源自全能自戀心理——我和整個世界是一體的,所以我能控制一切,否則就意味著一切都是我控制不了的; 六、關鍵不是要神來之筆這種好的感覺,而是如何處理挫敗感。 -- 《巨嬰國》

皮囊 notes

很久沒看這麼令我感動的文章了。 故事那麼地親和,卻又如此深刻的觀察。 14則動人心弦的真實故事,為想家的你與我而寫──   本書收錄〈皮囊〉、〈母親的房子〉、〈殘疾〉、〈重症病房裡的耶誕節〉、〈我的神明朋友〉、〈張美麗〉、〈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回家〉等十多篇真實故事。   蔡崇達無畏而真誠的人生自白,牢牢抓住我們每個人心中對「家」的那份複雜情感:曾經,我們一心只想逃離、想展翅高飛證明自己;如今,當我們身處過去發光的彼岸,才發現,只有家,是我們唯一想望的依靠。因此他說:「《皮囊》講的就是回家,不只是回地理位置上的家,而是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所謂內心安處即為家。寫作就是回到自己的內心,把原來內心恐懼的問題慢慢化解,和這個世界和解。這樣一來,內心自在了,就是回家了。」 認識你自己就必須認識你的他人。 在生活中、行動中遭遇的人,認識他們,照亮他們,由此你就知道自己是誰。 這就是蘇珊·桑塔格所說的人的世界。人必須在人的世界裏求取意義。 皮囊可以不相信心,可以把心忘掉。但一顆活著、醒著、亮著的心無法拒絕皮囊,皮囊標誌出生命的限度、生活的限度,生命和生活之所以值得過,也許就因為它有限度,它等待著、召喚著人的掙扎、憤怒、鬥爭、意志、慾望和夢想。 “ 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 我一個人默默搭著電梯,走到樓下。燃放煙花的痕跡還在那,灰灰的,像一層淡淡的紗。 我知道過不了幾天,風一吹,沙子一埋,這痕跡也會不見的。 一切輕薄得,好像從來沒發生過。 如果神靈要親近某人,必然要發現某人的需求,然後賜予她。人最怕的是發現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是母親後來說的。 在我的記憶裏,少年時期的孩子最容易不自覺做的惡事,就是發現並嘲笑他人的生理缺陷。每個小孩一旦意識到自己某部分的缺失,總是要戰戰兢兢地小心隱藏著,生怕被發掘、放大,甚至一輩子就被這個缺陷拖入一個死胡同裏。我親眼見過,幾個有生理缺陷的小孩被嘲笑、邊緣化,而內心裏放棄對自己的想像,覺得自己只匹配更糟糕一點的生活,從此活成有缺陷的人生。 不清楚真實的標準時,越用力就越讓人覺得可笑。 不知道自由是什麽的人,才會動輒把自由掛在嘴邊。 在一段時間裏,我覺得這個城市裏的很多人都長得像螞蟻:巨大的腦袋裝著一個個龐大的夢想,用和這個夢想不匹...

膽大無畏 notes

膽大無畏:這10年你最不該錯過的商業科技新趨勢,創業、工作、投資、人才育成的指數型藍圖 Bold: How to Go Big, Create Wealth and Impact the World 矽谷的這句地下名言: 「早點失敗、經常失敗,失敗後繼續往前走。」("Fail early,fail often,fail forward.”) 再來看看「敏捷設計」(agile design),這個概念強調的是快速反饋迴圈。。現在的企業不推出精雕細琢的珍寶,反而提供「最低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再從客戶身上獲得立即反饋,並將反饋意見納入下一輪的往覆式流程裡,然後再推出小幅升級的版本,並且繼續重複這個過程。敏捷設計流程不必花上好幾年的時間,現在只需要花費幾週的時間,就...... 「要快速、低調、準時」(“be quick,be quiet, and be on time” ),以及一整套的規則。 從技術層面來說,心流是一種最佳的心智狀態,在進入心流後,我們的感覺和表現都是最棒的。 有些先決條件可以導引出更多的心流狀態。可觸發心流的因素一共有十七種,三種是環境方面的,三種是心理方面的,十種是社會方面的,還有一種來自於創意。 「要進入心流,必須願意冒險。求愛的人必須願意冒著被拒絕的風險,才能進入心流狀態。運動員必須願意冒著身體受傷、甚至失去生命的風險,才能進入心流狀態。藝術家必須願意承受藝評家及大眾的翼落和鄙視,一本初衷繼續努力, 才可能持續創作出超越水準的作品。一般人(比方你我),若希望進入心流狀態,則必須願意接受失敗,雖然看起來像個笨蛋,仍能在承受重大挫折後繼續往前走。」 「 深度體現 」( deep embodiment )則是一種實體上的認知,這指的是要同時去關注多種感知的流動。就以蒙特梭利( Montessori )教育為例,已有證據證明, 蒙特梭利教室是全世界最能進入心流狀態的環境之一。 明確的目標、立即性的反饋,以及適當的挑戰/技能比率, 是最重要的三大要素。 在思考「明確」的目標時,多數人傾向於跳過形容訶「明確」,直接跳到名詞「目標」上。 假設目標是要引發更多心流,那麼重點就應該放在「明確」兩個字上面,而非「目標」。「明確」讓人踏實,讓我們...

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 notes

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 Being Mortal: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你願意人生最後一哩路,是眼神空洞的坐在輪椅上滑行嗎? 你希望至愛親人的餘生,是靈魂被禁錮在病床上的軀體裡? 人生的終極目標是「好好的活」,有尊嚴地活到最後一分鐘! 重新思考年老生活、安寧照護,到死亡的尾聲 獻給 都會變老的我們 在我們的骨頭和牙齒軟化的同時,身體的其他部分卻變硬了。血管、關節、心臟瓣膜甚至肺,由於吸取了大量的鈣沉積物,從而變得堅硬。在顯微鏡下,血管和軟組織中的鈣與骨頭的鈣是一模一樣的。手術的時候,進入老年人的體內,手指能感覺到其主動脈和其他主血管已變硬並缺乏彈性。研究發現,同膽固醇水平相比,骨密度的降低甚至比動脈粥樣硬化病能夠更好地預測死亡。隨著生命的老化,鈣好像從骨骼滲漏出來,進入了組織。 為了使同樣數量的血液流經變窄、變硬的血管,心臟只得產生更大的壓力。結果,一多半的人到了65歲時形成了高血壓。由於必須頂著壓力輸送血液,心臟壁增厚,對運行需要的反應能力減弱。因此,從30歲開始,心髒的泵血峰值穩步下降。人們跑步的長度和速度都趕不上過去,爬一段樓梯而不喘粗氣的能力也逐漸下降。 心臟壁在增厚,而別的部位的肌肉卻變薄了。40歲左右,肌肉的質量和力量開始走下坡路。到80歲時,我們丟失了25%~50%的肌肉。 眼睛無法視物的原因有所不同。晶狀體是由極其耐久的晶體蛋白構成的,但是,其化學成分會發生改變,隨著時間的推移,彈性會降低——因此,許多人都有的遠視(老花眼)往往始於40歲。這個過程還使得晶體逐漸發黃。即便沒有白內障(由於年齡、過度接觸紫外線、高膽固醇、糖尿病或抽菸等導致晶體白濁混沌),一個60歲健康人的視網膜接收到的光線也只是一個20歲年輕人的1/3。 “主流的醫生會避開老年病,因為他們沒有對付‘老廢物’的設施,”老年病學專家菲利克斯·西爾弗斯通解釋道,“‘老廢物’要麼是耳背,要麼視力差,要麼記憶力有所缺損。為‘老廢物’看病,你得放慢速度,因為他會讓你重說一遍或者再問一次。而且,‘老廢物’不是只有一個主要問題——他有15個主要問題。那你怎麼處理所有的問題?你不知所措。而且,其中有些病他已經得了50年了。他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者關節炎。治療其中任何一個病對醫生來說都沒...

中年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的觀點 notes

週末假期,有空巡巡之前的筆記,發現這篇為去年的筆記,遲遲未發,只因前面章節未補。 想說不知猴年馬月方才補齊,先發為上。 這本《中年的意義》的筆記乃從第九章開始,之後有空再將前面補上。 09 四十歲時,心智發展「成熟」了嗎? 中年人擁有更多時間,而且那些時間的差異更大,按理說他們應該會更獨特。許多心理學家的確主張,人類在中年的生命經驗正是如此。青年思考、計畫和期望未來的過程雖然一致,到了中年,那樣的未來卻已經成真, 是實際的當下。我們之中表現得較好、理得當的人,可以享受中年帶來的種種新挑戰,在回顧人生故事時,說出正面、積極的故事。 相反地,對想法、計畫和期望實現得太少的人來說,中年成了失敗、憤怒和挫折的時刻。這不只是推測,而是精心設計的心理學研究得到的資訊。 中年再一次表現得像我們人生的中心點——這是青春渴望與成熟現實衝撞的時刻,老年的泰然還沒緩和這時的省悟。 中年人比較容易擔心未來無法控制他們的人生,雖然中年其實是許多人社會權力與經濟能力最強的時刻。另外,在中年時期,人對新狀況的反應開始變得保守, 他們愈來愈努力阻止壞事發生,而不是努力提高好事發生的機率。 中年人也比較確定他們的自我認同,變得更誠懇、更「和善」,似乎更渴望投入許多活動,更積極幫助年輕人。 我認為,人生不同時期的思考方式,主要依據的就是我們遺傳到的基因 —— 那是個人版的「 生命時鐘 」。 無論同不同意 「基因決定論」(genetic determinism) 那麼驚人的觀念,現在大部分的心理學家都相信,人類的頭腦在中年的確會繼續發育。 中年心理發展這首交響樂的一個明顯旋律是「控制」。控制有幾種不同的意義,而中年人對其他所有人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控制力都很強大,但他們的確很擔心控制的問題。 許多行為學家認為, 藉著動物對環境的掌控程度(自覺能避免疼痛和困乏, 或是尋覓資源或安適的能力),可以衡量動物的福祉﹔同樣的,很多心理學家也認為, 人類福祉主要依據的是差不多的事。 這種控制的概念, 以最粗略的方式把人分成兩類, 一類相信人生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下,另一類相信人生會帶來種種境遇,自己只能被動反應。對這類事情根深蒂固的想法,很可能在年輕時發展出來,大概是根據我們的基因和經驗,不過等到中年的時候,我們已經有充足的人生經驗,能確保我們對自己掌控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