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6的文章

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 notes

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從GDP、失業率、通貨膨脹、貿易差額…反思我們的經濟生活 Leading Indicators: A Short History of the Numbers That Rule Our World 這本書前後花了四個月才讀完,前面跟後面的章節比較有趣,不過此書值得思考的點很多。 就如「失業率」是怎麼計算的,其實我九成的朋友都不清楚,然後當政府公告失業率下降時,好像社會就相對穩定了,殊不知失業率的分母是只包含,「你想找工作卻找不到」的人,而不包含「已經放棄找工作的人」,也就是如果你找了12個月的工作,一直求職無門,然後放棄找工作了,這時,你就不被包含在「失業人口」裡了。 要計算失業率,意味著要先區分沒有工作的人究竟有沒有意願找工作,劃清勞動人口與非勞動人口的界線,也就是首先要確立某個時間點上的勞動人口數目。 當失業率下降時,到底是大家都找到工作了?還是大家都放棄找工作了? 以下就是筆記,不過整本看下來一直以為 GDP欺騙了我的同時,才發現目前的GDP雖然計算公式脫離現實,卻還是不能捨棄不用的理由。 令我有所收穫的書。 日復一日,一連串的經濟統計數據紛紛發佈,如同豪雨傾灑不斷:國內生產毛額、失業率、通貨膨脹、貿易、消費信心和消費者開支、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指數。這一組又一組的統計數據密切影響著我們對現實的認知。在此可稱之為「主要指標」,視之為洞察經濟實況的情報。但真相是, 所有指標只適用於各自被創造的年代,只能測量當時世界的經濟。但世界,無疑是恒常變幻的。 然而,這些數字當年衡量的世界,基本上是各民族國家生產物品的世界。當時經濟體的基礎是商品的產出,是基於工業、農業和製造業。此後幾十年,美國及其他許多經濟體的性質發生了巨大變化:遠離工業,走向服務業;遠離工廠製造,走向創意發明。 主要指標最初是應政府需要而創造的。它們是名符其實的宏觀統計資料,目的是要清楚反映經濟全貌。 失業數字、國民所得、國民生產毛額、貿易與農業生產,以及將會談到的通貨膨脹,都是界定「經濟」的指標。它們不是為了幫助人們引導自己經濟生活的方向而設計的。 我們活在一個由經濟數據所定義的世界。我們對自身和社會狀況的評估皆基於這些數據。不論是國家經濟增長的速度、物價上漲的幅度、收入水平還是就業現狀,世上一切皆由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