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1的文章

檢查表:不犯錯的秘密武器

轉載自:學習成功部落格 上篇: http://ascend-er.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html 下篇: http://ascend-er.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17.html 檢查表:不犯錯的秘密武器 讀書心得與重點 (上) ISBN: 9789862165195 書名:檢查表:不犯錯的祕密武器 (原文書名:The Checklist Manifesto: How to Get Things Right) 作者:Atul Gawande (外科醫師、WHO手術安全檢查表計畫負責人) 本書探討的是用檢查表來解決因為「複雜度高」而帶來的問題,例如精密的手術、複雜的飛行操作等,以及作者主持WHO手術安全檢查表計畫、從初始到成效被驗證的過程,並且有很多不同領域使用檢查表的經驗案例與訪談故事。 評: 是否建議讀:可以看,需要管理複雜問題的人,可以透過這本了解到許多案例,不需要的人也可以看書中有趣的故事。 是否建議買:無意見。 在博客來購買» ( 這是什麼? ) = = = = = 我是分隔線 = = = = = 檢查表可以做到什麼 手術安全 2001年,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試行,頭2年只有兩起導管感染事件,換算約避免八人死亡以及節省兩百萬美元。(p48) 2003年,密西根醫療協會把上例推廣到全州的「基石計畫」,頭三個月,中央靜脈導管感染率就下降了66%,執行一年半後,換算約避免1,500位病人死亡,節省1億7千多美元。(p53) 2008年WHO手術安全檢查表計畫在八家醫院試行,試行報告指出:嚴重併發症比率降了36%,死亡率下降47%,感染率下降50%,而且確認排除霍桑效應、貧富差距的影響。(p185) 飛行安全 1989年2月24日聯合航空811班機艙門爆開,造成9人瞬間彈出,但最後成功迫降,沒有造成更多傷亡。(p141) 2008年1月17日英航38航班(波音777)降落時因冰晶堵塞油管迫降。波音公司經過調查與研究後,將暫時解決方案融入檢查表並發給所有波音777客戶,同年11月2

程序員的思維修煉

Pragmatic Thinking and Learning: Refactor Your Wetware 教你如何提昇思考方式的書。 在第六章的教育論點,受益不少。 花了點時間,列出有意思的部份。 實用主義(pragmatism) 的本質就是做對你有用的事情。 始終關注情境 : 在《第五項修煉》一書中,Peter Senge 推廣了系統思維(systems thinking) 這個詞語,描述了另外一種觀察世界的方法。在系統思維中,人們試圖將一個事物看作幾個系統的連接點,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這是我這兩年思考的點,使用整體論來看待一件事。 製造問題的思維方式無法用來解決問題。 專家通常很難把他們的行為恰如其分地解釋清楚,他們的很多行為是如此地熟練以至於已經變成無意識的了。他們的大量經驗都是通過大腦的非語言、無意識區域存儲的,這讓我們難以觀察,而專家則難以表述。 Dreyfus模型的五個階段: 新手 非常在乎他們能否成功。沒有太多經驗指導他們,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對是錯。新手不是特別想要學習,他們只是想實現一個立竿見影的目標。 他們不知道如何應付錯誤,所以出錯的時候,他們非常容易慌亂。 但是,如果給新手提供與情境無關的規則去參照,他們就會變得能幹起來。 換言之,需要一份 指令清單 。 高級新手 能夠開始多多少少地擺脫固定的規則。他們可以獨自嘗試任務,但仍難以解決問題。 同時,他們能夠開始形成一些總體原則,但不是"全貌"。 他們沒有全面的理解,而且的確不想有 。 勝任者 會探尋和解決問題,他們的工作更多是基於謹慎的計劃和過去的經驗。如果沒有更多的經驗,在解決問題時,他們將難以確定關注哪些細節。 他們遇到沒碰過的問題,會開始尋求和運用專家意見,並有效利用。只是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反思和自我糾正。 精通者 需要 全局思維 。他們將圍繞這個技術,尋找並想瞭解更大的概念框架。 他們能夠糾正以往不好的工作表現。他們會反思以前是如何做的,並修改其作法,期望下一次表現得更好。到這個階段,自我改進才會出現。 同時,他們會學習他人的經驗。作為精通者,他能夠閱讀案例研究,傾聽有關失敗項目的流言螢語,觀察別人怎麼做, 從故事中認真學習,即使他沒有親自參與。

2011 士林官邸菊展 菊與"屍"的對話

  很久沒有去看一個展看得這麼嘔了。 我不喜歡把事情批評的一無是處,但此次真的爛到不行。 我不抱怨遊客人多,即使裡面有不守規矩的阿六仔,也不歸罪昨天大雨,將許多花卉弄得鬱鬱寡歡。 我嘆的是沒有用心。 有看過這幾年菊展的人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 2009 共香盛菊 2010 菊宴 都有特色。(不過真的一年不如一年……) 但,此次展覽沒有創意就算了,還取為"菊與詩的對話"咧,我想稱之為:"菊與 屍 的對話"可能比較貼切,裡頭儘是創意的屍體,了無新意~ 然後放個幾隻豬、鴨,是想表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思嗎? 高,這意境太高了,我想下次改為:"菊與 禪 的對話"怎麼樣? 才逛了20mins,我就想回家了,想說連日豪雨之後的好天氣,真是糟蹋了我的上午…… 啊~ 爛到我連拍照的心情都沒有~

為什麼無法控制我的狗

        在圖書館偶得,一本比預期之外的好書。 初閱讀時只想打發時間,越讀越覺獲益匪淺。 裡面都是短篇,有些初讀不以為意,越想才發現後招變化不窮。 描述的論點很廣,認知、決策、說服、領導、組織…… 推薦給喜歡思考及理論的朋友~ 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理論有什麼用? 盧希鵬博士在前言中說的好:博士讀的是理論哲學,但理論對專業有什麼用? 隨著工業時代的專業分工,漸漸地學教育的不懂音樂、學數學的不懂文學、學管理的不懂工程。 等到學生畢業,進入不同的行業,又演變成金融業不懂建築業、建築業不懂零售業。愈講求專業分工,卻發現愈缺乏跨領域整合的更寬廣視野。 理論的發展與專業分工的方向正好相反, 理論講求「一般化」(generalization),尋找不同行業與專業之間的共通性 ,像是行銷與人管的共通性,或是管理、工程與生物等不同專業的共通性,最後逐漸朝向尋找吾道一以貫之的「一」與「道」來邁進。 舉例來說,博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嘗試以「一般系統理論」解釋所有的系統,認為系統都包括了輸入、處理與輸出,並藉由回饋來控制整個系統。你不難發現,機械系統、消化系統、電腦系統、組織系統等等的共同特性,不就是如此嗎?學會系統理論,能讓你結構化地了解任一複雜系統。 理論來自於眾多個案的共同特性,所以直接反推在單一個案時,便會有學院派不夠專業的感覺。一個待在化工業30年的專業工程師,可能無法了解汽車產業,但讀過產業分析相關理論的人,便能利用這些一般化的工具,快速了解不同產業的特性,但是絕對不會比待在單一產業30年的人更專業。 原來, 理論的學習在於增加經理人更寬廣與嚴謹的視野,並且改變思考氣質。 盧希鵬曾在口試時問他的學生:「如果有一件投資,理論與你的直覺相違背時,你會相信理論還是直覺?」 學生回答說是直覺,盧繼續問道:「那你為什麼到學校博士班讀理論?」 學生回答得也很妙:「理論能幫助我的直覺更周延,同時也能幫助我說服人家接受我的直覺!」。 下面是讓我思考較多的幾的章節: 直覺理論 許多事實太過複雜,什麼是事實?其實 人們認知到的事實,就是事實 。 (我覺得這很像是 休謨[Hume] 的

Ricoh GRD IV 來襲

小DC是拿來做什麼用途的? 隨身、方便性是必然首選的,再來的條件是什麼? Panasonic LX2 的成像優,銳利度夠,但它的 ISO 讓我傷心,白平衡讓我難過,隨身性也不夠,所以賣了。 Samsung EX1 讓我驚艷,但操作性不夠友善,且稍嫌重,加上是Samsung(啊,我在電子產品上對韓貨過敏~),所以沒買。 (借來玩過一陣子~) Sony NEX-5,歸類在DC的理由是,我沒換過鏡頭前就賣了; 不過這是用過最好的夜拍機,成像、大小(以DSLR來說算小,以DC而言則稍嫌大)都沒話說,除了操控性稍差,唯一的問題只有,少了些什麼......。 Canon S95 ,沒話說的好機器,在丟了台S90後,還是回來選擇S95 ; 身材好、個性也不錯、小巧可愛。 硬要挑毛病的話,就只有相片特色不夠。 特色是什麼鬼? 就是拍出來不像真實的景色?一看就知道這是誰拍的照片? 我也不知道。就如同味道一樣,無可說。 能夠說出的,也只是我的明白。 如果有想要重現的樣貌,後製也是可以的。 如果想要更通透,更銳利的照片,還是用DSLR加上一顆好鏡吧! 如同DSLR我用Olympus一樣,那裡有我認同的味道。 在DC,我等了又等,然後我盼到了GRD IV。。。。。。 GRD IV的操作性是有趣的,說複雜它很麻煩,說簡便它可以自訂的方式很多; 所以可以自訂出自己的style(我還在試出自己的風格中......) 那為什麼是GRD IV而不是 GRD III ? 那當然就是我常說的:緣份。 那一世,轉山不為輪迴,只為途中與妳相見。 在上週的攝影器材展的,那次試玩已經讓我心動,無法忘懷。 影像漂白、正片、正負逆沖、間隔合成...... 是誘惑的理由,另外一根稻草就是,最近太累了,需要慰藉自己的理由..... 然後,我與GRD IV相遇了。 是好,是壞,讓時間證明。 GR Digital IV 規格: CCD 1,000 萬有效像素 (1,040 萬像素 ) 1/1.7" 吋 CCD 鏡頭 28mm 光圈 F1.9 至 F11(F7.1 以後於自動模式時使用 ND 濾鏡 ) 鏡頭設計 : 8 片 6 組 (2 片非球面鏡 /2 面非球面 ) 近攝距離 自鏡頭起 : 約 1cm –

償還˙王若琳

    很小的時候就喜歡這首歌,鄧麗君唱的,償還。 詞美,曲哀而不傷。 後來又有費玉清跟蔡幸娟的版本,字正腔圓,情感內蘊。美派。 最近聽了王若琳的版本,收錄在「The Things We Do For Love」專輯。 用她獨特的嗓音,奇妙的頓點,忽飄的尾音,唱出了她的償還。 沉默的嘴唇 還留著淚痕 這不是胭脂紅粉 可掩飾的傷痕 破碎的心靈 流失了多少的情 彌補的謊言 償還的藉口 我不會去當真 ※ 愛的心路旅程 只能夠你我兩個人 不可能是我獨徘徊 也不可能三人行 你可以去找新的戀情 也可以不留一點音訊 但不要用償還作藉口 再讓我傷心  ※ 愛哭的眼睛 讓淚水染紅 要多少歲月時光 才遺忘這段情 脆弱的心情 還留著你的傷痕 彌補的謊言 償還的藉口 我怎麼能相信 愛的心路旅程 我曾經答應你牽引 這只能說我太多情 不敢埋怨你無情 我曾經耐心聽你表明 也已經諒解你的苦衷 請不要用償還作藉口 傷了我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