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騙局』與政治人物

因為在博客來訂書的緣故,1/18書一出,晚上就到手,花了2天看完這本小說。

真的,好看!

先看看兩個書評:
一部精采的驚悚小說。故事架構龐大卻不失可信度,劇情開展速度令人眼花繚亂,場景令人信服,討人歡心與惹人討厭的角色也調配得恰到好處。丹.布朗以精密的科學資訊與軍事細節穿插其中,讓故事讀來更渾然天成。 ——《出版人週刊》

丹.布朗對科學著迷的個性對本書有很大的幫助,巧手讓地球科學與高科技武器嵌入政治野心與勾心鬥角的複雜故事中,巧妙地推演可信的情節,呈現給讀者的是驚爆連連、穿越異邦奇景而過的雲霄飛車之旅。 ——《書頁月刊》

簡單就是一本揉合高科技、政治的驚悚小說。
而且很多的高科技產品,確實我在科學人雜誌或是軍事雜誌中,都有看過的印象。讀起來讓我真的覺得可信度很高。

除了......呃,裡面的總統的品格 ...... 就太小說了些。

劇情的鋪陳安排,我覺得更勝之前的作品,他"刪去"的功夫更高明了些,之前的作品有些章節部分,總覺解釋太多。

這是一本好看的小說。

不過,讓我們來談談裡面的政治層面吧!!

為什麼要製造這般的『大』騙局呢?
所有的政治人物都只剩表演了嗎?

喔!讓我引用『南方朔』在電子報(『動作』這篇)所寫的片斷的文字吧(引用於「」)!!

「人們每天被大量的媒體訊息所穿過,很快地記得,但又更快地忘記。
實體世界已在媒體中被逐漸溶解,並被媒體所造成的「過現實」(Hyper-reality)所取代--所謂的「過現實」,指的是「比現實還更實體性的世界」。

舉例而言,目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上,任何事情設若媒體沒有報導,我們就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而任何問題祇要被媒體加油添醋的炒作,再怎麼虛構不實,人們立刻就會將它視為一等一的大事。
在這種「過現實」的媒體時代,離開了媒體即不再有任何意義。」

這實在是很可悲的事實,台灣的政客非常地清楚這樣的狀況,媒體不斷的配合洗腦,還有多少人事會思考的?

「當代的政治術語裡,特別強調政治的可看性,例如,政治人物或名流經常和「值得看的東西或場面壯觀的表演」(Spectacle),以及「劇本或情節」(Scenario)等相連,它所反映的,即是政治表演化的結果。而政治當然也因此而變成了另一種新的演藝事業。以前的政治人物必須著重思想的嚴謹一致,不能自我矛盾;而到了現在,政治已表演化,他們的言行遂變得更像演員一樣,隨時根據場景的需要而調整角色,是否邏輯一貫已不再重要。」

所以,會表演的就是好政客?

「於是,媒體時代的政客或名流,他們存在的意義,已不再是從前那種「立德」、「立功」、「立言」的舊價值,而是必須藉著不斷的動作和表演,讓自己占住媒體的版面或新聞的時段。由於有太多人都在搶版面和時段,於是,各種驚世駭俗的動作,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奇談怪論,或者煙視媚行的舉措,遂不斷地出現。
政治也就因而愈來愈像是一種「表演」,而不再是古典時代所謂的「志業」。」

「知識分子在一切皆表演化的時代,已完全無能為力,除了他們面對媚俗而有所畏懼之外,更重要的,乃是在媒體時代,由於大量的訊息已淹沒了一切,他們由於知識的怠惰,已不能用更大的努力,由訊息之海中去尋找意義,並據以做出新的批判與反省。

於是,面對大量的訊息,他們遂墜入到訊息的迷霧中,再也找不到意義。

當代思想家布希亞(Jean Baudriliard)即曾如此說道:
我們生存在一個愈來愈多訊息,但卻愈來愈少意義的世界裡,訊息已完全地摧毀了意義,或將意義中和掉了。
……當今的失去意義,當然和媒體,尤其是大眾媒體的將意義溶解有關。它使得政治及歷史的真實因而失去。」』

意義是一切的座標,當人們能夠理解意義,始能據以做出論證與批判,當意義消失,各種破碎的訊息,前言不搭後語的說話,以及機會式的表演不斷。

價值的錯亂和虛無當然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歸趨。」

唔,看來全世界的政客都是這麼回事,我們還能怎麼辦??

南方朔電子報
yahoo http://tw.letter.yahoo.com/one/old.php?letter_id=23716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小褶 Life(3) 古亭景美線段

經過上周的總統大選後,想說可以好好地規劃路線,這週末再來享受我的Bike Life,沒想到天氣預報一直恐嚇著我:「週末會下雨,週末會下雨,週末會下雨......。」 哇靠,早上起來,天色是有些陰暗,查了yahoo天氣,竟然下雨機率僅20%,趕緊重新考慮騎車的路線。 這次的目標是新店溪。 想說從哪邊切入比較好,唔,從師大路那邊進古亭河濱公園看來是不錯的選擇,要是下午真的下雨,就在師大路那邊晃一下午也比較安全。 查了google map,怪怪的,不知哪邊是公園的入口處。 不管了,到那附近再說,總有路口的。 結果是......迷路了。 -___-||| 到師大路跟兒童交通博物館那邊,就是看不到古亭河濱公園的入口。 沒辦法,走確定知道的路,以前新店上班時,總是從思源街接到景美堤外便道,果然,從那邊進去就對了。 (後來從古亭河濱公園也騎到中正河濱公園,才發現,那邊只有很小一條汽車進來的道路,真的很難找。 建議從思源街沿自來水廠那邊進來比較方便。) 就目前騎的3個線段而言,沿景美溪新店溪的河濱是最好騎的了,路又寬廣又平直,要飆車也容易。 看看地圖,只到舊橋就沒了,不知什麼時候才會完工咧...... 這樣,之後還可以直接騎到動物園咧!! 這個線段有較多的網球場地,靠古亭河濱公園那邊還有羽球場地,騎車的族群跟前兩次的線段比較起來,嗯,在地居民比較多(關渡到淡水則是遊客特多),應該是方便的緣故吧,騎Dahoon折疊車的人也比較多,莫非這附近有Dahoon專賣店?! 終點出來就到景美夜市一帶。 不錯的塗鴉作品。北市很多自行車道旁的圍牆,是開放給民眾塗鴉的。 (旁邊有 borther的簽名,莫非這是傳說中塗鴉客brother先生的作品?! 但......割腕的少女 ...... 繪在自行車道的旁邊,想表達什麼咧!?) 在終點處有很大的Taipei Cycling Mark。 雖然一開始有些小迷路,但也剛好繞到了兒童交通博物館......的外面,跟小丸子的看板合照。 門票太貴了,也聽有人說其實有些不值得,所以也不打算買票進去。 >___

能力並非來自於神來之筆

建立深度關係的關鍵是投入,經由時間與精力的累計,你與這一事物的關係日益深厚,你逐漸掌握了它,與它相遇,而能力,是你的存在與它的存在相遇的副產品。 事實上,能力差的人,常是太期待神來之筆的人。 具體來說就是,他們覺得,一旦某個事物被自己掌握,那首先是因為我掌握了自己;如果它沒有被掌握,那是因為我沒有掌握好自己。即,我狀態好,就可以讓周圍世界如我所願;我狀態不好,周圍世界就不能如我所願——倒推後其實是這句:當外界不如自己所願時,他們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他們認定,自己是能輕鬆掌控世界的,而狀態不好,就是能找到的最直接原因。 因這一邏輯,他們花很大力氣去調整狀態,還會花很多時間去等待自己狀態好,而不懂得,關鍵是持續投入,瑣細努力即可累積出成功。 能力是建立深度關係的副產品,而建立關係時,比努力更為關鍵的一點是,你不是自戀地將自己意願強加在這一事物之上的,而是臣服於這一事物。不是你個人太牛逼,所以掌握了這一事物,而是你臣服,放下自戀,放下預期和判斷,放空自己,然後你就可以與這一事物的存在相遇了。 能持續努力的人,是有了相對成熟的心理:我未必能立即掌握一個事物,但只要我持續努力,並且尊重這一事物自身的規律,我會與這一事物建立起很好的關係。 一旦有“我這個人失敗了”的感覺,一個人就會體驗到,伴隨著自我崩塌感的,是無力感,即你感覺暫時發不出力量了。其實,只是你暫時控制不了外部事物而已。 成功者會相對擁有更多神來之筆,但絕非“一直擁有”,且“神來之筆”之所以會有,是大量投入而與事物建立了關係的結果。 總結一下,要破除對“神來之筆”過於期待而不受挫的心理,需要懂得這樣幾點: 一、能力是建立了深度關係的結果; 二、建立深度關係需要持續的投入; 三、建立深度關係的關鍵,不是將你的自戀強加於事物之上,而是放下自戀想像,尊重事物本身的真實規律; 四、一件外部事物能否被我控制,取決於那一刻我的內部狀態,這是嬰兒式全能自戀心理的殘留; 五、一受挫,就覺得“我整個人不好”,也源自全能自戀心理——我和整個世界是一體的,所以我能控制一切,否則就意味著一切都是我控制不了的; 六、關鍵不是要神來之筆這種好的感覺,而是如何處理挫敗感。 -- 《巨嬰國》

GLOOMY BEAR 暴力熊

Gloomy Bear身世背景: Gloomy是一隻在路邊被遺棄的粉紅色小熊 , 被小朋友Pity發現,並將牠帶回家中收養, 並為小熊取名為Gloomy。 可惜.....Gloomy外表可愛,但因為被拋棄的緣故~卻有著一般熊的暴力性格, 長大長出爪子後就時常向主人用暴力招數打招呼, 而Pity就慘被Gloomy日日夜夜地欺負!悲慘ㄉ人生就這樣子開始囉!! 暴力熊喜好~咬主人頭, 而牠的主人,復原能力極高...打不死喔~厲害厲害! 暴力熊顏色:粉紅色,金色,銀色,紅色,藍色,黃色,還有罕見的綠色與混色。 粉紅色暴力熊性別:女 頭大身細,眼珠黑色,爪白色兼尖利,具有殺傷力,她多數用口爪殺人,殺完人後喜歡在街上徘徊。 小主人每次都被暴力熊揍得半死兼頭破血流, 但仍然不離不棄地緊緊抱住這隻血腥的寵物; Pity就算受到傷害亦要讓開心的回憶遮掩,然後繼續微笑期待小熊再次跟他一起溫習/做功課/看書;相信等待他的會是小熊的溫柔而非暴力傷害; 暴力熊和他小主人之間微妙的情感讓人感動又心酸; 這次轉輪科技所推出的暴力熊,內容包含小男孩Pity與粉紅熊Gloomy兩支一組。造形上善用Gloomy胖胖的軀體,將轉輪關節隱藏其中,全身有14處可動。可替換配件包含小男孩被打的表情,還有防止熊熊咬人的口罩以及牠嘴角流下來的血,原型制作為山口勝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