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Youtube羅輯思維時,羅胖提到了這本書,聽來挺有意思,就去找來看看。
作者武志紅對於中國家庭有其獨到的見解,值得一看。
「中國是一個『巨嬰國』,」這是近年走紅的心理諮詢師、暢銷書作家武志紅的結論。
巨嬰的意思是,一個個體,在身體上已經發育為成年人,而在精神上還保留著嬰兒般的思想、情緒和行為。這些巨嬰特點包括:自我意識狹窄,無法預知自己的言行對他人可能造成什麽影響;人身依附,使自己成為他人或機構的一部分,喪失或出賣個人良知底線;在人際和社會層面,為了操控而操控,無法施與愛或享受愛。
巨嬰突出的心理特點是:共生、全能自戀、偏執分裂。
其中對於下面這段【中國家庭的輪迴鏈條】的敘述,令人深思:
鏈條一:結婚
結婚時,做選擇的標準,不是情慾與激情,更非愛與戀,而多是安全感,不僅長輩為兒女做選擇時如此,年輕人自己做選擇時也常如此。結果是,婚姻相對穩定,但缺乏情感。
鏈條二:婚姻生活
婚後,因沒有感情的滋養,也因為重男輕女令女性嚴重缺乏安全感,導致妻子一方怕孤獨,於是去抓丈夫,控制丈夫,而丈夫覺得,本來就缺感情基礎,更不願被妻子緊緊抓住,那會讓他重溫幼時被媽媽吞沒的噩夢,所以丈夫要選擇逃走,逃走的方式可以是工作、愛好,或者其他女人。
鏈條三:生子
妻子感覺到更加孤獨無助,但她越抓,男人跑得越遠。等有了孩子後,妻子終於發現,孩子可以在極大程度上彌補她內心的空洞,於是,她開始抓孩子。並且,最好是個兒子,那麽,兒子不僅彌補了情感空洞,還在相當程度上彌補了情慾的空洞。異性相吸,在母子間一樣存在。結果,媽媽會把兒子抓得更緊。
兒子被媽媽抓很緊,那女兒呢?如果媽媽內心比較健康,則可能會有同樣待遇,也會被媽媽抓住,但若是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則女兒容易成為媽媽的“被討厭的內在小女孩”的投射對象,被媽媽厭惡乃至虐待。於是,造就了一個同樣沒有安全感甚至內心空洞更大的女性。
丈夫逃離妻子時,會愧疚與不安,也擔心後院起火,當發現兒女可以填補妻子內心的空洞時,他們也會將兒女推向妻子身邊。所謂的戀母情結,在中國出現了變異,爸爸甚至不與兒子競爭,而是迫不及待地將兒子推給妻子,這樣他就自由了。於是,他也參與造就了另一個自己。
鏈條四:新一代的戀愛
這樣的男孩女孩長大了,男孩抗拒情慾表達,抗拒親密,同時被動;女孩則不知情慾是何滋味,並因被拋棄的創傷,而對親密有強烈渴求,但又覺得得不到,所以會找容易掌控的男人,也即被動的男人。
於是,又重複了輪迴的第一個鏈條——夫妻之間缺乏情愛。
鏈條五:母子共生
妻子想抓丈夫,丈夫想逃,這還不夠,更要命的是,婆婆也想抓兒子,而對於媽媽,兒子意識上還不能逃離。由此,催生了一個獨特的中國式現象:兒子必須和媽媽黏得緊一些,不能逃離;兒子和兒媳疏遠,卻成了可以被接受的現象,唯獨妻子不能接受,但只能獨自品味。
鏈條六:消失的公公
婆媳大戰就成了中國家庭的主要戰爭,目的是爭奪被動的兒子,至於公公,已成了這個家庭中可有可無的一個註腳,沒有人爭奪他。除非他生命寬廣而精彩,否則他在家庭中就是一個零。
鏈條七:小三
婆媳大戰中,雙方誰都贏不了,媽媽畢竟不能得到兒子的情慾,妻子也得不到,但男人的情慾總要去找一個地方安放,於是,妓女,或小三,就成了一個平衡物而廣泛存在於重男輕女最嚴重的地區。並且,做小三的女子,也常是在原生家庭中得到愛最少的女子。
鏈條八:老男人
一些公公和岳父,在大家庭中還發揮著巨大作用,甚至成為家庭問題的直接製造者(有外遇不算,必須是主動衝突),這幾乎都是因為,他們執著於權力感,不容別人挑戰他們的權力,但他們不會製造特別複雜的情感關係,而只是要求別人服從他,這形成不了特別複雜的輪迴。
這個鏈條讓很多人感到絕望,其實也很好破。
它看似一環扣一環,嚴密得令人悲觀,但其實任何一環斷裂,都可以破掉這個鏈條的家庭輪迴。
兩個地方最應該破,一個是婚姻,如果能以愛情開始,那就太理想了,有了這個基礎,以後都會變得容易;一個是媽媽好好養育孩子,讓孩子內心有滿滿的愛。
不過,破任何一個鏈條,都需要很深地認識自己,不是一日之功。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了“集體無意識”一詞,意思是,一個集體的經典特徵,也會紮根於這個集體裏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所以,如果能深入到一個人內心深處,也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心中,也藏著祖先們共同的意識。
弗洛伊德說,攻擊性和性是人類的兩大動力,威尼科特(Winnicott)則說,攻擊性即生命力。
自我認識,就像是跳入了深淵。你注視著深淵,深淵也注視著你。但當真發現,深淵中有些什麽時,對深淵的恐懼,就減輕了很多。然後發現,深淵中藏著資源,黑暗就是力量。
美國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說,一個完整的生命即是一個英雄之旅,完成了這個旅程的人,最後會發現,外部世界的善與惡,和自己內心的善與惡,是一回事。
長久以來,我們的文化將利他和集體主義捧上神壇,而一直將利己和個人主義視為邪惡。我們認為,利己和個人主義意味著自私自利和自我中心,而利他和集體主義則意味著自我犧牲和奉獻。
這個邏輯具體到生活中,就成了這樣的人生觀:我要為別人活著。
但問題出來了。我為你活著,你配得上嗎?於是,我會緊緊地盯著你,看看你是否值得我付出。因此,我勢必會變得很挑剔,而且我們會輕易地看到,我都把一切付出給你了,但看看你,缺點到處都是啊!那麽,反過來,你既然也是為我活著,一樣會挑剔我。
結果,我們這個社會,大家都非常挑剔,很容易盯著其他人的道德缺陷,說三道四,而我們也特別愛湊到一起講其他人的流言。這個邏輯進入家庭,就發展出了我們最常說的一句話:一切都為了孩子。
可真相是,相比起個人主義的西方來,我們對孩子的尊重與愛護程度,實在是差太遠。聽上去,“一切都為了孩子”,而且很多家長也真的是犧牲太多,但他們要換取的,是孩子“一切都得聽父母的”。
俄羅斯小說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這位被奉為“俄羅斯第一”的小說家在他的名著《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有如下一段對話:
哥哥問弟弟:殺死一個小女孩,可令整個世界得救,那麽,這可以做嗎?
弟弟猶豫了一會兒,小聲但堅定地回答說:不可以!
這才是個人主義的真正精髓——不得以任何集體的任何名義侵占個人的利益。
共生心理,在巨嬰身上則展現為:
一、到處找媽。不願生活自理,總想找人照顧自己,幫自己“擦屁股”。
二、集體主義。大家要共生在一起。
三、統一思想。大家必須統一在某一思想裏,這是構建共同體的關鍵,如果思想不一致了,共同體就有了裂痕。
四、反對獨立。這是雙重的,一方面,集體壓制個人獨立;另一方面,個人離開集體就會破碎。
五、沒有界限。一樹立界限,就感覺兩個人之間徹底沒聯繫了,就生分了。
對中國人來說,個性化就是對大家庭的背叛。
用表面完整來逃避破碎心靈——逼婚的深層邏輯
一個故事是,兒子得了精神分裂症,父母想到的一個解決辦法是,給他蓋一處房子,娶個媳婦。這種可怕的邏輯,就是用“我孩子還能成家”的表面完整,去掩蓋兒子精神已徹底破碎的真正事實。苛刻的精神分析學家認為,標準的精神分析在中國幾乎不可能,因為精神分析的前提是,來訪者要有一個個性化自我,但中國人只有集體性自我。集體性自我,先是構建於家庭,而後可以擴展到社會乃至國家與民族。集體主義者會說,這多好,一個人必須對集體有貢獻。可這恰恰是互害型社會的基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