匱乏經濟學:為什麼老是在趕deadline?為什麼老是覺得時間和金錢不夠用?
這本是我 2015 的 Top 10 選書。
意志力也是有類似肌肉的機制,越用越無力,越訓練越有意志力。
一旦了解心智的使用機制,就更可能了解自己應該怎麼去運用「心智」。
「心智」有所謂的"頻寬",盡量注意這樣的念頭,將不重要的事情排出頻寬,如此可以更專注且有效率,也可減少心靈的"雜訊"。
補充閱讀:《每天最重要的兩小時》。
匱乏陷阱
組織的匱乏管理
貧窮
這本是我 2015 的 Top 10 選書。
意志力也是有類似肌肉的機制,越用越無力,越訓練越有意志力。
一旦了解心智的使用機制,就更可能了解自己應該怎麼去運用「心智」。
「心智」有所謂的"頻寬",盡量注意這樣的念頭,將不重要的事情排出頻寬,如此可以更專注且有效率,也可減少心靈的"雜訊"。
補充閱讀:《每天最重要的兩小時》。
- 匱乏擴獲了人的心智。就像饑餓的受試者心裡只想著食物一樣,我們體驗到任何形式的匱乏時,我們的心思也會深陷其中,心智會自動地,而且強有力地導向這個未能實現的需求。
- 專注力的強力投入會產生專家們所說的「主觀時間的延展」,讓人感覺到事件延續的時間好像比較長,因為它有較多的資訊被處理。
- 匱乏擄獲注意力所影響的不只是我們看到什麼東西或是我們多快看到它,同時它也影響到我們對世界的詮釋。
- 假如孤寂者專注於自己在處理社交溝通的匱乏,他們對解讀情緒必然特別敏銳。
- 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很明顯的結果是,孤單的人測試表現比較好。
- 匱乏的感受與實質上的匱乏完全是兩回事。
- 當我們有的比我們想要的還要少,結果很簡單:我們會不快樂。
- 匱乏並不只是物理上的侷限。它同時也是一種思維模式。
- 當心智被匱乏感所擄獲,我們會變得更專注、更有效率。
- 當我們思緒被匱乏所盤踮,念頭會不斷回到那裡,以致於我們無法把太多心思放在別的地方。
- 我們可以直接用「心智容量」(mental-capacity)來做評量標準,在這裡,我們把它稱之為「認知頻寬」(bandwidth)。我們可以衡量「流動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它是影響我們處理訊息作出決策的重要因素。我們可以衡量「執行控制力」(executive control),它是影響我們強制式行為的重要因素。我們會發現,匱乏降低認知頻寬裡的這些成分 --它讓我們的洞察力減弱,較無法做前瞻性思考,較缺少控制力。
- 不同形態的匱乏同樣都會導致認知頻寬的窄化。
- 聚焦與隧道效應
- 匱乏引發「隧道效應」:注意力只能集中於處理手邊的匱乏。
- 「隧道效應」(tunneling)所引發的是隧道視野(tunnel vision),也就是在隧道裡面視覺範圍變狹隘,讓我們對裡面的東西特別專注,完全看不到隧道外面的事物。
- 完成期限製造本身的狹隘焦點。
- 禁制是心智的重要特徵:聚焦在一件事物上會禁制其他相關概念的出現。禁制也是當你對某人發怒時會出現的情況,你很難去想到這個人的優點:聚焦於他令你惱怒的性格特點禁制了你對他的正面印象。
- 目標禁制是隧道效應背後運作的機制。匱乏創造一個強而有力的目標--處理目前迫切所需--而禁制其他的目標和考量。
- 認知頻寬稅負
- 對匱乏的專注是不由自主的,也因為它會俘虜我們的心智,所以它也會損害到我們對其他事物專注的能力。
- 認知頻寬衡量我們的運算能力,以及我們專注、做出正確決策、遵守既定計劃及抗拒誘惑的能力。
- 「內在的斷裂」:許多研究報告指出,內在的思緒--即使像是在腦海中複誦一串數字這類的瑣碎小事--對一般認知功能會帶來巨大的衝擊。
- 「心思遊移」。在我們不知不覺的情況下,腦部的休息狀態--腦部既有內定的網絡系統 --會把我們推離開正在處理的事。正如其名,它出現時我們沒有意識的輸入,心思正在「四處遊蕩」。
- 我們習於認定認知容量是固定不變的,但實際上它可能隨著環境而出現變化。
- 自制力相當依賴執行控制力。我們運用執行控制力來引導專注力、敢動一個行動、禁制某個直覺反應或抗拒某個衝動。
- 貧窮本身會增添心頭負擔。節食也是。
- 節食者不管做任何事,應該都會覺得心思比較不聽使喚,因為大腦有一部分被食物所盤踞。
- 孤單的人也是。 大部分人都是右耳主導語言,這表示話語的訊息傳送到右耳時比較容易專注掌握。在沒有特別指示的情況下,人們會比較專注於右耳接收到的訊息。實際上,當受試者被要求追蹤右耳的聲音時,孤獨者與非孤獨者有相同的表現。相反地,專注於非主導的左耳需要認知頻寬。它需要執行控制力來駕取專注於右耳的天生傾向,把注意力放在左耳。
- 當人們相信自己會變孤單時,他的腦部執行控制力的區域活動力會降低。
- 認知頻寬稅負會發生這些:分心、善忘到衝動控制。
- 我們會規劃並管理我們的時間,但是卻不會規劃管理認知頻寬。
- 打包與寬鬆
- 當我們注意到匱乏,我們打包的方式也會因此改變。
- 打包行李箱的比喻說明匱乏何以會造成取捨思維。我們打包大行李箱比較隨意。不是每個細縫和夾層都被塞滿。到處是沒有利用到的空間。這些空間我們稱為『寬鬆』(slack)。
- 寬鬆讓我們可以不去理會被我們棄置的物品。
- 邊際效用遞減:你擁有的越多,每個再增加的物件對你就越沒有價值。
- 寬鬆容易導致缺乏效率與浪費。
- 寬鬆提供簡單的方式來避免做選擇的負擔。有餘裕的話,我們可以兩個選擇都要,也有了不選擇的自由。
- 單單靠努力與專注力無法讓我們擺脫計劃謬誤,無法提醒我們原本就沒放在心裡的事物,或是提供我們鋼鐵般的意志來抗拒一切誘惑。我們的偏見是大腦運作的直接結果,對後 果未必能設想清楚。我們可能抗拒不了一時的誘惑。
- 從經理人到電影製作人都會犯計劃謬誤(planning fallacy):我們對自己未來的計劃都太過樂觀。
- 如果說匱乏有效應的話,就是它會導致更嚴重的錯誤。認知頻寬稅負讓我們更易於犯錯。
- 匱乏不只是提高錯誤的成本﹔它也製造更多犯錯、做出受誤導決定的機會。
借貸與近視症
- 借貸總是與匱乏伴隨著出現。
- 為何我們面臨匱乏的狀況時會借貸?我們借貸是因為我們的隧道視野。而且當我們借貸時,我們讓自己的未來陷得更深。今日的匱乏製造出更多明日的匱乏。
- 關注未來要用到認知頻寬,但匱乏對它課了稅負。
- 當匱乏課徵了認知頻寬稅負,它會讓我們專注於眼前,導致我們去借貸。
- 我們往往過度高估現時的利益而犧牲未來的利益﹔正因如此,存錢、上健身房和提早繳稅會顯得不容易。
- 如組織研究員所描述的,他們「獎勵甲卻期待得到乙」。他們要求速度,但是卻期待同時得到速度和品質。
- 忙碌的人會忽略重要但不急迫的事。
- 作家科維發現區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它們的急迫性是很有幫助的。他談到忙碌的人把時間花在既急迫又重要的事情上,這正是所謂在完成期限前趕工。
- 我們對攸關緊要而期限將近的工作常會爆發驚人的產出。我們把它稱之為專注紅利。
- 把重要但是不急迫的活動往後延就像是借貸。
- 因為你不做,所以今天得到時間。但是你花掉未來的一些成本:以後你會需要找出時間(可能是更多的時間)來進行。
- 隧道效應的最基本意涵:人們的行為很短視。
- 匱乏陷阱不只是實體上資源的短缺。它是基於對這些資產的誤用而出現效能上的短缺。問題不在他們花多少時間或金錢,而是在他們對時間和金錢是如何使用的。
- 隨期限到來才赫然發現的意外,我們把它導致的情況稱為「拋接球效應」(juggling):一件急事接著另一件急事不斷迎面而來。拋接球效應是隧道視野很合理的結果。
- 你在拋接球時,你的隧道視野專注在這快掉下來的球,你會忽略其他在空中的球。
- 匱乏陷阱就是由這兩個特徵 -- 落後一步和拋接球效應 --所界定。在匱乏陷阱中的生活就是你實際有的,要比你能夠擁有的還要少。它一直在追趕進度,處理每一個即將落地的球,以及東拼西湊的最後結果。
- 擺脫匱乏陷阱首先需要設定計劃,這是匱乏思維很難適應的部分。設定計劃是重要的,但卻不是急迫的,這正是隧道效應會讓我們忽略掉的事。計劃需要退一步想,但是拋接球效應把我們鎖定在當前的情況。專注於即將落下的球讓我們很難設想事件的全貌。
- 最重要的,或許是計劃未來需要用到認知頻寬,它被匱乏大量課用。
- 近期的研究顯示自制力實際上可能因為不斷運用而日益消磨。
- 問題的核心在於缺乏寬鬆。(能否有寬鬆讓他們度過每個新的突發變故。)
- 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寬鬆(或是其他的機制)來應付隨時有可能會出現的重大難關。
- 想和匱乏陷阱保持距離需要的不只是充裕。它需要的充裕程度必須是:即使在過度花費或時間延遲,仍有足夠的寬鬆可以處理大部分的突發變故。
- 研究顯示孤獨的人會過度專注。
- 窮人始終貧窮,孤獨的人一直孤獨,忙碌的人永遠忙不完,而節食總是會失敗。匱乏製造出的思維模式更進一步強化延續了匱乏。
- 「矛盾歷程」( ironic process)。當你被要求不要去想一隻白熊,你就越想不出白熊以外的東西。
- 手術室真正的匱乏並不是在於缺少手術的空間﹔而是在無法調整配合急診手術。
- 醫院原先出現的手術室不足問題實際上是欠缺寬鬆。許多制度需要寬鬆才能運作良好。咖啡磨豆機如果裝得太滿就動不了。鐵路在七成以下的載客量運輸情況最好﹔交通堵塞是缺之寬鬆造成的。
- 當需做的事情很多時,典型的衝動就是把它們安排打包得更密實一些--盡可能密實,讓所有東西都能容納進來。
- 沒能製造出寬鬆的原因在於我們專注在現在必須做的事而沒有多考慮可能在未來出現的事。現在是即時而清楚的,未來可能的事既不是那麼迫切也較難以設想。
- 寬鬆既是浪費,也是好處。
- 救火陷阱,像消防隊一樣急著救火的組織有幾個共同的特徵:
- 首先,他們都是「問題太多,時間太少。」
- 第二,他們會解決迫切的問題,但是把不急迫的問題往後延,不論其是否重要。
- 第三,這會導致連串的效應,因此待做的事項會越變越多。
- 救火陷阱不只會導致錯誤﹔而且它導致的其實是個不難猜想的錯誤:重要但是不急迫的任務會被忽略。就像救火這個名字所暗示的,你正在救急切的問題(火苗)﹔其他的問題,不管多麼重要,都會煙沒於這些最急切的事情之下。
- 真正有效率的勞動者不是把自己一整天排滿工作,而是在輕鬆愜意的氣氛下悠哉面對他的任務。
- 儘量去擴大有效的認知頻寬,而不只是延長工作的時數。
- 我們對匱乏的分析依據的也是類似的邏輯。有一些共同的成分要素:隧道效應、借貸、缺少寬鬆、認知頻寬稅負。不過這些成分根據背景環境以不同的方式展現其效應。
- 窮人是比較糟糕的父母。他們對子女比較嚴厲、管教方式比較不一致、態度比較疏離、也因此比較缺少關愛。
- 一個同樣強有力的因果關係循著另一個方向進行:那就是貧窮->匱乏思維->導致了失敗。
- 對子女良好的教養需要認知頻寬。它需要做複雜的決定和犧牲。
- 窮人最欠缺的事物之一就是認知頻寬。
- 認知頻寬稅負過重意味著處理新資訊的能力降低。
- 要理解窮人,我們必須了解他們會聚焦問題、他們會出現隧道效應,而且他們會犯錯﹔他們缺的不只是錢,也欠缺認知頻寬。
其他
- 超過期限所導致的後果應該小一點、但是有立即性、而且容易察覺、易於存活。
- 管理匱乏的一個重點就是要節用認知頻寬。
- 光是做取捨的決定就可能課徵稅負。
- 安息日是一種古老的概念。在安息日你不工作、不發電子郵件、不寫東西、不煮飯、甚至不開車。
- 這是非常聰明的設計。一是它沒有別的選擇,沒有兩難的局面﹔這一天要做的唯一事就是讓一切暫停,沒有取捨的問題。
- 另一個理由是,它是在每個星期固定的日子,從星期五結束時開始,不管你有多忙碌,沒有人會問你問題,你也完全不用去計劃。
-
- 認知頻寬的運用不只是對任務和事件時機上的安排,同時還包括排出最好的工作順序。
- 需要填寫表格對任何人都是一個潛在的阻礙,會增加人們延遲和遺忘的機會。
- 不當的計劃、拖延和遺忘可能讓小小的步驟變成巨大的障礙。
- 在匱乏的世界裡,長長的完成期限往往是製造麻煩的要素。初期的充裕鼓勵你浪費,而隨著完成期限迫近,就會進入隧道視野與忽略。
- 把長長的完成期限,切分成持續進展的幾個區塊,可以打斷這種趨勢。
- 在完成期限前會出現匱乏的體驗,原因往往是在充裕時期的時間管理問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