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三個月,看的阿德勒心理學系列有這六本:
• 被討厭的勇氣
• 其實你不必為了別人改變自己
• 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
• 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
•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 自卑情結
基本上,這篇notes主要以《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阿德勒心理學講義》、《被討厭的勇氣》為主,不過《心理學講義》的內容較為八股制式一些。
列表上面3本都是岸見一郎詮釋阿德勒的著作,下面3本則都是阿德勒自身寫的。
因為岸見一郎詮釋有『現代感』,加上屬於文化與我們相近,所以讀起來的共鳴是比較大的。若沒時間消化,前三本選個一本看也行。
阿德勒與佛洛伊德、榮格並列為心理學三大巨擘,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者。阿德勒主張人是不可分割的一個實體,所以他重視人格的整體觀、重視個體的社會及人際關係,認為脫離了人的脈絡就無法充分了解人。
【阿德勒心理學的人生行動指標】
■人生的意義,要靠自己給予(一切取決於自己)
■即使被討厭,也要自由地活下去(接受真正的自己)
■不害怕失敗,才能真正向前邁進
■所有的「自由」,都伴隨著相對而來的「責任」
■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根源
■不要用「人生的謊言」來逃避自己的課題
■不要期待被體諒,而是要用語言直接表達
■人無法相互了解,所以更需要努力溝通
■拋掉過去,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
■抱持「樂觀」主義,而不是「樂天」主義
■不必背負著他人的課題
無論是誰,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世界。不只你看到的世界跟我看到的不一樣,甚至可以說沒有人能跟別人擁有同樣的世界。
「我們如何看待事物」的這種主觀就是一切,而且是讓人無從逃避的。
所以,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否定心理創傷:你說「有原因才會有結果」,也就是說,過去所發生的事(原因)決定了現在的我(結果)。
如果真如你所說的,「過去」發生的事決定了人的「現在」,那會不會有點奇怪?
如果只聚焦在過去的原因,想用它來說明一切的話,就會落入「決定論」的框架中。也就是說,過去所發生的事已經決定了我們的現在和未來,而且無法動搖。不是嗎?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應該追究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繭居的朋友並非「因為不安,所以無法走出去」﹔要反過來想,是因為「不想走出去,所以製造出不安的情緒」。
目的論是說:「無論之前你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那對你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決定你人生的,是活在「當下」的自己。
- 目的論:「去處」比「來處」更重要
在背後推動人類活下去的並不是「原因」,而是人類自己設定、並主動追求的「目標」。
我們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利用情緒,並不是被情緒推動、受它支配。在多數的情況下,情緒的出現是為了讓對方聽我們的話,照我們的願望行動。
佛洛伊德對心理創傷的論述是非常吸引人的:心裡背負的傷痛(創傷)造成現在不幸的遭過。把人生當成一部「曠世巨作」來解。這種因果定律相當簡單易懂,戲劇性的展開更讓人揪心,有難以放手的魅力。
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創傷的相關論述中是這麼說的:「無論任何經驗,它本身並不是成功也不是失敗的原因。我們不要因自身經驗所產生的衝擊(也就是心理創傷)而痛苦,而要由經驗中找出能夠達成目的的東西。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
阿德勒認為,決定自我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經驗的意義」。
重點在於,並不是因為發生了這些事就一定有什麼樣的結果。我們是藉著「賦予過去的經驗什麼意義」來決定自己的一生。人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決定要怎麼生活的,是我們自己。
人,會捏造憤怒的情緒:你是受到憤怒的情緒驅使而大聲怒罵。平常你個性溫柔敦厚,但昨天卻壓抑不住憤怒的情緒。那是不可抗力,你也無法控制是嗎?
你並不是「受憤怒的情緒驅使而大聲吼叫」,你完全是「為了大聲吼叫而憤怒」。也就是說,為了達到大聲吼叫的目的,而製造出憤怒的情緒。
你是先有了要大聲吼叫的這個目的,也就是想藉由大聲吼叫讓犯了錯的服務生屈服,照你說的去做。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於是捏造了憤怒的情緒做為手段。
即使你沒有刻意大聲吼叫,只要好好說,服務生一定會鄭重向你道歉、用乾淨的布幫你擦拭、採取應有的處理﹔然而你還是大聲吼叫了。因為你覺得一一說明太麻煩了,於是選擇用更粗糙直接的手段想讓對方屈服,憤怒的情緒就成了你的工具。
憤怒是可以收放自如的「工具」。
ex:即使在吵架時,面對不同的人,我們還是會給予不同的態度。
問題不在「經歷過什麼事」,而是「如何解釋它」
如果過去決定了一切,過去又無法改變的話,那麼活在此時此刻的我們,對人生就完全束手無策了。
如果人可以改變,就絕不會把決定論當成價值觀的基礎,必須以目的論為立足點。
感受不到幸福的狀態下,繼續做「現在的你」應該不會好到哪裡去。
「重要的不是你經歷了什麼,而是你如何運用它。」
- 阿德勒心理學主要的內涵便是在辨識人們如何設定他的目標,以及追求目標的律動模式。找出牽動個體行為的人生目標,便能理解隱藏在行為背後的含意。
- 當人們理解自己行為背後的目的或行為的理由,才能改變行為。
在人生中的某個階段選擇了「不幸」。不是因為你生在不幸的環境中,也不是因為你陷入不幸的狀況,而是因為你判斷這種「不幸」對自己是一種「善」(有用)。
個人如何看待這個「世界」,還有如何看待「自己」。你可以這麼想:把所有我們「賦予它意義」的概念集合起來,就是生活型態。
說得貼切一點,就是「人生的姿態」。阿德勒心理學認為,生活型態是自己選的。
如果生活型態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選的,應該就有重新選擇的可能性。
你不是無法改變。無論何時何地,人都是可以改變的。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定決心「不要改變」。
也就是說,大家儘管有種種不滿,但保持「現在的我」還是比較輕鬆又安心的。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被討厭也沒關係:並不是『故意做出被討厭的行為』,而是「你自己覺得是好的而去做,就算結果被他人討厭也不要在意。」
之所以只看得到自己的缺點,是因為你下了決心「不要喜歡自己」。為了達成不喜歡自己的目的,才會不看自己的優點,只注意缺點。
為什麼你會討厭自己?為什麼讓自己只看得到缺點,變得不喜歡自己?那是因為你過分害怕被別人討厭、在人際關係中受傷所導致的。
你擔心被別人否定,害怕被別人嘲弄、拒絕,怕自己的心受到重傷。所以你認為,與其要陷入那種劣勢中,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和別人有瓜葛。也就是說,你的「目的」是「不要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害」。
良好的溝通:
- 人與人之間本來就不可能互相理解,因此為了增進理解,除了努力溝通別無他法,而認為對方無法溝通的人,其實一開始就沒有溝通的意願。
- 說得直接一點,不願意用言語溝通來解決問題的人,代表他認為對方比自己低等,所以溝通了對方也聽不懂。
- 良好的溝通不是出自愛,而是有良好的溝通才有愛;愛也不等同於良好的關係,而是良好的關係所帶來的結果。
- 溝通其實是一種技術,我們雖然無法學會愛,卻能學習技術。
- 只需思考誰要承擔起最後的責任、或是最後要由誰來承受決定所造成的結果,就能區分是誰的課題了。
- 原則上,我們不能承擔別人的課題,也不能讓別人解決自己的課題。
- 肯定孩子的存在,就是最好的「鼓勵」。
- 只要從旁守護,不要過度干涉。
我們不能無視於狀況,便決定什麼是「絕對的價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都必須視狀況逐次由當事者們共同決定。
我們不能期待別人察覺或體諒我們的情緒,如果我們什麼都沒說,就不會有人了解我們的想法。沉默無法換來別人的幫助,如果我們需要求援,就要確實地用語言表達出來。
無論是體諒或期待被體諒,都和,隨意干涉他人事物一樣,只存在於縱向關係之中。那代表我們認為對方靠自己什麼都做不到,或至少認為他們不懂得怎麼依靠別人。
當人提起過去的某段回憶,是他選擇了與現在的生活型態一致的這份回憶,而不是過去的經驗決定了他現在的生活型態。
當我們可以拋棄過去,我們與那個人相處的時空才不會凝滯在最糟的地方,而會重新開始流動。今天的這段時間,也不再是昨天的重複及延長。
孩子跟大人同樣都處在相對的世界裡:沒有人知道何謂絕對的事實。就算是科學,也沒有絕對的事實。科學是以常識為基礎,因此科學會不斷改變、進步,並樂於接受以小錯汰換原有的大錯。只要是人都會犯錯,最要緊的是有錯就要修正。在人生原型逐漸成形時就加以修正,最快也最好。
......
對阿德勒心理學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從這些入門書籍開始。
無論是體諒或期待被體諒,都和,隨意干涉他人事物一樣,只存在於縱向關係之中。那代表我們認為對方靠自己什麼都做不到,或至少認為他們不懂得怎麼依靠別人。
當人提起過去的某段回憶,是他選擇了與現在的生活型態一致的這份回憶,而不是過去的經驗決定了他現在的生活型態。
當我們可以拋棄過去,我們與那個人相處的時空才不會凝滯在最糟的地方,而會重新開始流動。今天的這段時間,也不再是昨天的重複及延長。
孩子跟大人同樣都處在相對的世界裡:沒有人知道何謂絕對的事實。就算是科學,也沒有絕對的事實。科學是以常識為基礎,因此科學會不斷改變、進步,並樂於接受以小錯汰換原有的大錯。只要是人都會犯錯,最要緊的是有錯就要修正。在人生原型逐漸成形時就加以修正,最快也最好。
......
對阿德勒心理學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從這些入門書籍開始。
另外看不下書的,可以先從漫畫入門:
•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用漫畫輕鬆讀懂你需要的阿德勒
•漫畫心療系 個體心理學篇 全
其中,《心療系》這本雖然內容有些搞怪,但意外詮釋的蠻準確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