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UE 700聽了一年後,開始感到好像哪裡不足,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畢竟,言語無法描述自己都不能了解的感受。
但好歹聽出來了,不夠,這聲音表現的不夠,我知道,只是不知如何說起。
上網找了些耳機資料,但聲音這東西是無法形容的,只能感受。
四月一個週末上午跑去光華加煒(現在搬了),老闆人服務相當好,問了想聽什麼樣的聲音,陸續拿了幾隻出來:
試聽耳機小記:
Sennheiser IE80--音場漂亮,低音比想像中的好,不過可能是隨身帶的mp3 player的緣故,總覺這支還有空間發揮。
SHURE SE535--直接啊!聲音沒有修飾的就殺了出來,不是我的菜,但有個性。
Westone UM3X--平衡。每個聲音其形狀線條都出來了,我喜歡,不過因為也是平衡電樞式單元,跟之前用的頗像,考慮換個菜。
其他的沒有太多個性的就不說了......
當場IE 80沒有貨,價碼也高,差點就下手了Westone UM3X。
上網翻了價錢,趁五月去趟香港時,用公司貨定價的7成不到就入手,耳機真是暴利啊!! \(╯-╰)/
耳道式、釹磁鐵動圈式揚聲器系統、減噪能力26分貝、可換線設計。
Transducer principle : Dynamic
Ear coupling : Intraaural
Frequency response : 10-18000Hz
Impedance : 16 ohms
Sound pressure level (SPL) : 115dB
Cable length : 1.2m symmetrical cable
Attenuation (passive) : Up to 20dB (90%)
Weight : 5g
IE 80要run 開,個人認為起碼要 150hrs 以上。
在這之前,我沒想過我會捨得花這把銀子在耳機上。
但你現在問我值得嗎?
我會說,花這些錢聽到了一個新的「世界」,一個沒想過、也想不到的意境,值得。
大腦對於處理聲音的空間能力提高了,然後開始"讀"得出樂曲背後想表達的意圖。 (當然,很多流行歌讀不出個什麼鬼~)
這種「共鳴」的體驗,無法言傳的妙。
聽了IE 80的音場,才逐漸抓到何謂音場這回事。
基本上就是「在一空間範圍內,聲音粒子的密度」,當然,這是我自己所想像的。
想像聲音是種粒子(或波動),在聽覺所能辨識的空間感中,你能分辨出多少粒子。
密度太稀,聲音就很空洞、鬆散,便宜的耳機多是這樣,密度太集,聲音就糊在一起了,一些重低音太過的耳機就會這樣。
要抓的就是那平衡,所以每家耳機的味道不同,因為密度不同,所感受的東西就不一樣。
所以耳機要試聽,聽那種平衡是不是你所喜歡的。
慾望是可怕的,接著想要更一步發揮 IE 80的性能了。
在辦公室才會用耳機聽音樂,所以當初鎖定買耳道式耳機,大部分的時候,其實多使用電腦聽音樂。
因此先鎖定DAC(數位類比轉換器)/ 耳擴:DragonFly、(鐵三角)AT-HA40USB。(一開始的考量:價位跟體積。)
去音悅試聽了這兩款,老實說,AT-HA40USB真是淡到無味,DragonFly則是太沒有個性(聲音就直直的出來~)。
然後聽了ADL Cruise,非常平衡,井然有序的態度中,還是保有輕鬆的調調。
一點也沒搶了IE 80的溫暖特性。
雖然體積不令人滿意,但看在內建電池,可當獨立耳擴,聲音表現也相當滿意,還是下手了。
好東西。
輸入端子:USB 2.0(mini B type)、3.5mm類比輸入
輸出端子:3.5mm耳機輸出
輸出功率:78mW(12歐姆)、94mW(16歐姆)、110mW(32歐姆)、98.6mW(56歐姆)、23mW(300歐姆)、16mW(600歐姆)
頻率響應:20Hz~20kHz(±0.5dB)
聲道分離度:60dB(1kHz)
總諧波失真:0.02%(Line in 1kHz)
訊噪比:100dB(Line in)、96dB(USB in)
數類轉換晶片:WM8716 24bit/192kHz
USB接收晶片:TE7022L 24bit/96kHz
電源供應:DC5V, 2000mA, 10W交換式電源
電池:DC3.7V, 940mAh 充電式鋰電池(型號14650)
尺寸:65×120×28mm(W×D×H)
重量:約198g
有興趣還可參考:
留言
你會發現世界更寬廣
Dargonfly 試聽過,可惜的是聲音直出(或許也是另一種優點),另外就是一定要接USB,所以不考慮。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