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DC是拿來做什麼用途的?
隨身、方便性是必然首選的,再來的條件是什麼?
Panasonic LX2 的成像優,銳利度夠,但它的 ISO 讓我傷心,白平衡讓我難過,隨身性也不夠,所以賣了。
Samsung EX1 讓我驚艷,但操作性不夠友善,且稍嫌重,加上是Samsung(啊,我在電子產品上對韓貨過敏~),所以沒買。
(借來玩過一陣子~)
Sony NEX-5,歸類在DC的理由是,我沒換過鏡頭前就賣了; 不過這是用過最好的夜拍機,成像、大小(以DSLR來說算小,以DC而言則稍嫌大)都沒話說,除了操控性稍差,唯一的問題只有,少了些什麼......。
Canon S95 ,沒話說的好機器,在丟了台S90後,還是回來選擇S95 ; 身材好、個性也不錯、小巧可愛。
硬要挑毛病的話,就只有相片特色不夠。
特色是什麼鬼?
就是拍出來不像真實的景色?一看就知道這是誰拍的照片?
我也不知道。就如同味道一樣,無可說。
能夠說出的,也只是我的明白。
如果有想要重現的樣貌,後製也是可以的。
如果想要更通透,更銳利的照片,還是用DSLR加上一顆好鏡吧!
如同DSLR我用Olympus一樣,那裡有我認同的味道。
在DC,我等了又等,然後我盼到了GRD IV。。。。。。
GRD IV的操作性是有趣的,說複雜它很麻煩,說簡便它可以自訂的方式很多; 所以可以自訂出自己的style(我還在試出自己的風格中......)
那為什麼是GRD IV而不是GRD III?
那當然就是我常說的:緣份。
那一世,轉山不為輪迴,只為途中與妳相見。
在上週的攝影器材展的,那次試玩已經讓我心動,無法忘懷。
影像漂白、正片、正負逆沖、間隔合成......是誘惑的理由,另外一根稻草就是,最近太累了,需要慰藉自己的理由.....
然後,我與GRD IV相遇了。
是好,是壞,讓時間證明。
GR Digital IV 規格:
CCD |
1,000萬有效像素(1,040萬像素) 1/1.7"吋 CCD |
鏡頭 |
28mm 光圈F1.9至F11(F7.1以後於自動模式時使用ND濾鏡) 鏡頭設計: 8片6組(2片非球面鏡/2面非球面) |
近攝距離 |
自鏡頭起: 約 1cm – 無限遠 |
防震 |
光學防震 3.2 級 |
快門 |
相片: T, B, 180, 120, 60, 30, 15, 8, 4, 2, 1-1/2000 秒 影片: 1/30-1/2000秒 |
圖片模式 |
幼細,一般, RAW (DNG) |
感光度 |
自動, 自動-高, ISO 80/100/200/400/800/1600/3200 |
閃光燈 |
關/自動/ 防紅眼 / 開 / 慢速同步 距離: 約 0.2-3.0m (自動ISO) 閃燈補償: (+2.0 – -2.0 EV 1/3EV級數) |
對焦 |
多區AF, 手動, 定點AF, 追蹤AF, 無限遠, Snap(AF鎖及對焦輔助燈) |
TTL-CCD測光模式 (256 分區), 中央偏重, 重點 |
|
曝光模式 |
自動、光圈先決、快門先決、手動 |
曝光補償 |
手動補償(+2.0 – -2.0 EV 1/3EV級數) 自動包圍曝光 (-0.5EV, 0, +0.5EV) (-0.3EV, 0, +0.3EV) |
白平衡 |
分區自動白平衡/自動/ 預設(室外, 陰天, 白熾燈, 白熾燈2, 熒光燈, 手動, 精確)白平衡包圍 |
儲存媒體 |
SD / SDHC 記憶卡, 內置 40MB |
拍攝模式 |
程式、手動、光圈先決、快門先決、全自動 相片: 靜態, 連拍, S-連拍, M-連拍 場景模式: 斜度修正, 文字, 影片, 個人設置 |
記錄格式 |
相片: JPEG ( EXIF 2.21) DCF, DNG RAW 影片: AVI(DML 動態JPEG) |
LCD 顯示 |
3.0" TFT LCD( 1230,000 像素) |
定時自拍 |
延時: 10秒, 2秒, |
其他拍攝功能 |
定時拍攝(5秒至3小時)、色彩包圍曝光、包圍式曝光、單色(色調效果)、色彩空間、減少雜訊、格線顯示、景深尺、電子水平尺、閃燈連接 |
尺寸 |
108.6(w) X 59.8(H) X 32.5 (D)mm |
重量 |
約190g (不含電池, SD卡, 手帶)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