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與其他幾本講大腦的書,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 心 的部分,情緒是可訓練的,內觀及慈悲心是真的可以有效練習。
戴維森(情緒神經影像的先驅)認為:「情緒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可以改變的。」
「我所謂的大腦可塑性,是大腦這個器官本來就是建構來對外界經驗做反應的。在過去的十年裡,神經科學最大的發現就是神經的可塑性,比起你的心臟、你的腎臟、你的肝臟,大腦更是天生要對經驗做反應而形成改變的。也因為這個神經的可塑性,我們才可以學習。」
沒有人會否認我們的認知和情緒是受到基因和早期經驗的影響,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我們的情緒生活不一定是受限於我們的基因,所有的童年創傷也不是完全不可逆轉。「情緒跟事實不同,」戴維森解釋道:「只要知道情緒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就可以重新界定它們,讓不好的情緒遠走。」
乍看之下,內觀的概念--只是單純練習觀察自己每一時刻思想、情緒和身體感覺的經驗--似乎是沒什麼用的安慰策略,尤其是對身陷強烈情緒風暴中的人而言。但是再看一下,最近情緒的掃描研究顯示:這個安靜的、細微的改變情緒法,可能是最強有力的改變大腦的工具之一。
「我們發現,」西果說:「當人們覺得悲傷時,大腦某些部位就會自動活化起來,想找出為什麼心情不好的原因。」這些區域跟自我檢討、計畫、危險評估和解決問題有關,這些地方負責處理的問題像是:「這是我的問題嗎?我需要做些什麼來改善它嗎?這對我的意義是什麼?」等等。這現象會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不論病人有沒有受過內觀訓練,悲哀就是悲哀,不愉快就是不愉快,每個人都會感受到的。
認為接受過內觀訓練的病人比較能知道身體在每一刻中完整的訊息,就不需要花太多的心智能量去反芻或維持自我專注的思想。
自我檢討被認為是在情緒的挑戰經驗發生後延長壓力的原因,它使病人無法脫離負面情緒的控制,而且不但不能減少,反而加油添醋。傳統的佛教僧侶處理情緒的方法就是減低自我檢討,多倫多大學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找到這個策略有效的理由。
「據我們現在所知,這就是內觀幫助病人的地方,它並沒有關掉大腦處理不愉快情緒所自動激發的區域,它只是提供病人一個了解身體當下每一剎那所發生事情的影像。」
牛津大學精神科的教授,也是內觀認知治療計畫的共同主持人威廉所說,內觀很有效,因為它「教人們另一個看待問題的方式,你可以很清楚的去看它,但是不必處理或解決它。它讓人們看到思想就是思想而已,不論它是正向的、負面的或中性的,它只是思想而已。」
但是,僅僅看著一個強烈的情緒在身體或心智中活動,就能減低它的作用嗎?威廉斯認為可以,他說內觀包括了處理預期,一個一直不停評斷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好的念頭。它讓人們看到這些只是思想而已,人們學會如何放開這些念頭,讓它走,就是一種非常強有力的方式,讓任何人都能擺脫負面情緒的控制。
「內觀練習中有一個核心是讓這些痛苦記憶放在那裡,然後注意到它們不會永久在那裡,它們會過去,這些今人不快的記憶最終會過去。這封許多人來說是醍醐灌頂,徹底的覺悟。」
「負面情緒就在那裡,我可感覺到它們,但是它們不能控制我。我比以前有更多的自由可以選擇如何去做反應,我可以注意到我的不快與厭惡,但是仍然可以去做我應該要做的事,這種經驗越來越多之後,我對不快的感覺也就越來越低了。」
以前的心理學研究只注重在負面的情緒上,那是因為以前有個錯誤的假設:認為只要沒有負面心智歷程,就表示這是一個健康的、適應良好的心智生活。
正向情緒腦造影讓我們看到調節負面心智狀態的能力只是圖像中的一半而已,其他如愛、同理心、慈悲和為別人的幸福而喜悅在大腦中活化起來時,就像他們的負面夥伴--憤怒、悲傷、恐懼和嫉妒--一樣,因此,耕耘正向情緒也可以強化神經迴路。
快樂不是一種人格特質,而是一個技術;「就像打網球一樣,假如你想成為一個好的網球手,不可能撿起球拍就會打,你必須練習。」
像我們訓練身體去接球一樣,我們也可以訓練我們的心智去對任何可能遇到的挑戰做出快樂的反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