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Mendelssohn的小提琴協奏曲,收集了3個版本,還不到可以評論的境界,僅將收集資料放上。
曲目:
1.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Allegro molto appassionato
2.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Andante
3.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Allegretto non troppo; Allegro molto vivace
專輯名稱:Beethoven &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s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這首小提琴協奏曲作於1838-1844年間,於1845年首次上演。 門德爾松的小提琴協奏曲中,這一首是最為著名的,與貝多芬的 D大調,勃拉姆斯的D大調和柴科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並稱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整部作品充滿了柔美的浪漫情緒和均勻齊整的形式美,小提琴的處理手法精妙絕倫,旋律優美,技巧華麗,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不僅是門德爾松最傑出的作品,也是德國浪漫樂派誕生以來,最美麗的小提琴代表作。有人甚至認為這部作品是小提琴協奏曲的"壓卷之作"。 全曲由三個樂章構成,樂章之間不中斷地連續演奏,這在當時算是新的手法,作曲者可能意在防止具有浪漫氛圍的快速流動被切斷;而各樂章卻各自獨立,體現了門德爾松以古典派傳統為基礎,並灌入新時代氣息的典型作風。 第一樂章:熱情的甚快板,e小調,2/2拍,是整部作品最著名的樂章。第一主題是一個充滿幸福,又蕩漾著憂愁的優美旋律(片段1)。 這一樂章是如此的出名, 以至於一提到門德爾松,人們便會聯想到這個主題。同時, 這一樂章的華采樂段也體現了小提琴演奏的高超技巧。 第二樂章,行板,D大調,6/8拍, 這是一個抒情的而且富有門德爾松韻味的極其醇美的樂章(片段2)。 第三樂章,以奏鳴曲式寫成,也是世界著名的樂章(片段3)。 海菲茨的技巧堪稱完美,演奏時冷峻的外表後面是被帕爾曼形容為"tornado"的感情。這個版本的門德爾松協奏曲速度較快,但是非常清晰,典型的海菲茨風格。這首曲子的華麗技巧被表現的很充分,音色有些偏冷,但是明快優雅。相比之下,海菲茨貝多芬的曲子上更「用情」,但是沒有絲毫拖沓,表現的非常大氣。這種對感性和理性的完美平衡,讓海菲茨的演奏不可被超越。 |
專輯名稱:Violin Concerto op.64)Heifetz,Toscanini NBC SO Live 9/4/1944 發行時間:1944 參考:http://www.verycd.com/topics/174778/ 海菲茨(Jascha Heifetz 1901-1987)猶太血統的美籍俄國小提琴家,3歲從父親學琴,4歲入維爾紐斯音樂學院從馬爾金(E·Malkin)學習,9歲轉入彼得堡音樂學院,成為奧爾的學生。1911年在彼得堡首次登台,並開始旅行演出。1912年10月與尼基什指揮的柏林愛樂團合作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轟動一時,1925年入美國國籍。二戰以後,他先後在洛杉磯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講學,1969年起正式擔任擔任加利福尼亞大學小提琴教授。海菲茨的運弓,充滿彈性和力度;他對弓子的壓力很大,發出極宏亮的聲音;與此對應的是左手有力的揉弦帶來的輝煌的音色。他的演奏,表情深刻,強弱對比出神入化,速度相應都比較快。海菲茲的演奏曲目極廣,1925-1948年,在他的藝術巔峰期,對各種類型的作曲家,他幾乎都留有錄音,其中最為出色者,還是民族樂派的作品,這類作品最能適合於他表現其激情的需要。海菲茨在音樂會上喜歡使用一把1742年的「瓜納裡」,這把琴薩拉薩蒂生前用過,有極美的音色。 |
專輯名稱:《Kyung Wha Chung:The Great Violin Concertos(鄭京和:小提琴協奏曲)》 發行時間:1996年 參考:http://www.weimei.org/forum/content/bd6c65311bb71955011bb9f6ae2b0553 在所有的協奏曲中. 門德爾松的協奏曲或許是鄭京和最熟悉不過的,鄭京和九歲時在她的家鄉就曾演出過。門德爾松也是一位著名的音樂神童,他十三歲的時候就譜寫出了一首小提琴協奏曲,他著名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創作於他短暫人生的晚期,在1838-1844這六年間絕大部分作品中是最受歡迎的,E小調協奏曲充滿了清新喚起了對青春美好的回憶,同樣有幾個構思的創新之處;在一開端小提琴獨奏出主旋律等待管絃樂隊的加入;三個樂章的結合,從第一樂章到第二樂章采用了低音管過渡,從第二樂章到第三樂章採用了過渡段---早期懷舊的弦律, 但它很快被嘹亮號角的吹奏聲驅散,宣告進入了閃亮最後一個樂章。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