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看完好一陣子了,從2月想寫讀後感,卻拖到最近才寫完。
看完這本書,加上自己的生活經驗,深深體認到大自然的法則(如果人類真的歸納的正確的話)真的是可以映射到人類的行為學。
凡事在複雜行為的背後,往往只是簡單的道理。
「隱藏的邏輯」作者企圖告訴我們:
複雜的社會表象背後,往往藏有簡單的邏輯。
混沌理論退燒、賽局理論應付不了真實世界現況之時, 「社會物理學」已悄然誕生, 只要找出隱藏的邏輯,我們就能掌握群眾行為模式之謎。
書中闡述社會物理學的兩個假設前提:其一,人是自然的一部份,有規則可循;第二,大腦主宰人的行為,人雖有理性,但是是架構在本能之上,人類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本能對人類行為的影響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我們雖身處現代,但思考反應很大程度仍然和在草原狩獵的遠古祖先沒太大不同。據此,人作為社會原子,《隱藏的邏輯》將人的 行為簡單歸納出兩個特性:首先,人是適應性的動物,透過學習,尋求對個體最好的處境;其二,人會自我組織和分類,模仿、合作、和競爭是驅動這個力量最基本 的三種原型。
「隱藏的邏輯」給我的影響不小,是值得深深咀嚼的好書。或許現在離發現人類社會的精確「定律」還很遙遠,但科學家已經發現,人類的社會行為裡有類似定律般的規律,而且這些規律和所謂的個人自由意志並不牴觸;我們仍是完全自由的個體,可以隨意採取行動,但集合在一起之後的群體行為,卻是可以預測的。這有點類似物理現象中的情形:雖然在原子的尺度上是一團混沌,但在熱力學或行星運動上的表現,卻非常精確。
嘲笑對於進步的期望,是最愚昧的,只凸顯了精神的貧乏與心靈的無知。
--梅達華(1960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
模式是從騷動和混亂當中自然發生的,發生之後會自行獲得該有的能量和力道。
在人類原始的社會與經濟條件下,互助合作的基本邏輯在某些情境中,反倒促使社群很有效率地產生出凝聚力,盲目不信任其他跟自己有(文化、宗教等等)差異的人,不管外界認為他們的做法多麼邪惡或具破壞力。我們稍後會看到,簡單的數學分析指出,「我族中心主義」是一種很恐怖的模式,具有自我推進的能量,多數的個體都阻擋不了。
任何有駕駛經驗的人,都碰過在高速公路上毫無理由的塞車情況。
你跟著前面的小烏龜,在車陣裡慢慢爬行了三十分鐘,拚命睜大眼睛想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一路上完全沒有交通事故的跡象,沒有車拋錨,也沒有道路養護施工。沒多久,擁擠的狀況忽然就消失了,車子又恢復原先的速度。
英美交通專家稱這種現象為「幽靈塞車」;若道路上車輛過多,往往會自然發生,這是一種和車多有關的基本「模式」。汽車駕駛人通常只能針對他附近的情況,迅速做出反應,路上的車子越來越多,車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短時,總會到達一個臨界點,使我們的反射行為再也無法處理,這時候,有任何一輛車踩了煞車慢下來,會連帶使更多的車子同時慢下來,慢下來的車子就更多,形成一排慢速前進的車陣,交通壅塞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直到今天,物理學家大部分都致力於了解原子之間的交互作用。
根據原子的種類,以及原子如何聚在一起、也就是它們混合的模式,就可以決定出各種不同的物質以及它們的特性,例如液體或固體,能導電的金屬或不能導電的橡膠,半導體或超導體,液晶或磁性物質。
近代物理最重要的一部分知識就是了解到,真正重要的並不是組成分子或單元,而是這些組成分子的組織方式與排列形式。
不但在原子和分子的尺度上是如此,在更高的尺度上也一樣。我們看到的世界,主要是模式和組織,但我們常常忽略這項事實。
擁護自由市場理論的經濟學家,時常提到市場的自我組織機制,也就是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所說的「看不見的手」,奧地利經濟學家海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 所稱的「自發秩序」;在這個市場機制裡,每位消費者都追求自己最大的利益,結果超級市場的貨架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消費品,廠商也製造出最符合大眾需求的產品,這一切都是自動自發的,沒有任何由上而下的控制或中央計畫。
自我組織的本質是,某事件或過程A,會引起另一個事件或過程B,而B回過頭來產生更多的A,結果又激發出更多的B,然後出現越多的A,像這樣不斷的循環回饋。例如當股票的價格下跌,會使持股人賣出手中的投票,當然會引起股價進一步的下跌。
充分認識社會自我組織的過程,可以大幅改變管理群體行為的方式。
社會行為之所以複雜,並不是因為個別成員的複雜特性,而是起因於很多人聚在一起時,通常會以令人驚訝的方式,創造出各種模式。
鑽石之所以會亮晶晶,並不是組成鑽石的碳原子每個都亮晶晶的,而是因為碳原子以特殊的方式排列在一起。個體單元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結構模式,人也一樣。
怎麼做好科學研究的最佳典範。首先是蒐集數據;按著認出數據裡的模式;最後找出解釋的機制。模式所揭露出來的規律,讓我們知道事情不像表面上那麼複雜,而這些模式後面的自然律,往往可以拿來做預測。
簡單來說,我們對人類社會事件的描述有個基本上的問題,就是缺乏「客觀性」,也就是當某件事真的發生時,所有的人都同意的一種描述。、 這個問題還有另外一個切入的角度。
世界上的事件,細節是無限多的,但是我們的能力有限,只能選取其中的一些細節,把它們串起來。在看待歷史時,我們一定要知道它是經過某種選擇的,而這個選擇過程當然會帶進來某種程度的偏頗。
卡爾認為,關於「事實」的紀錄(這構成了歷史敘事的基礎),反映出寫歷史的人所做的選擇: 我在現代人寫的中世紀歷史記載中,讀到中世紀的人非常關心宗教,我不禁納悶,我們怎麼知道的?真是這樣嗎?
我們對中世紀史實的知識,全是各代編年史學者為我們選擇記錄下來的,而這些人都具有宗教理論及實踐上的專業素養,因而會認為宗教特別重要,於是就記錄和宗教有關的每件事,而那些和宗教無關的事就寫得不多。
人總是做出一些使人類社會變得無法預測的事情。有時只為了想證明人類社會是無法預測的。
我們可以為自然界的其他每一件事物建立理論(從細菌的菌落、洋流,到超導體和超新星),但是碰到「人」的時候,我們的知識範疇卻出現一條很清楚的界線。
我們只能用敘事的故事和模糊的運作模型,來描述人類行為以及組織、市場、都市與政府的運作方式,這些都不可能像科學法則,也不可能做出準確的預測。
這個結論似乎引來了下面這個觀念:人類是「自外於」自然世界的生物,或至少自外於科學上的自然世界。
我們不太像世上的其他東西。這種想法其實源遠流長,尤其是在基督教的哲學體系中。當然,近代科學裡的一切,都指出相反的結果,而且自從刻卜勒之後,情況更是越來越明顯。我們並不特殊,和其他的生物也沒有什麼不同;我們是自然的一部分,也遵守同樣的原理。我們和田野裡的老鼠,共享大部分的DNA,而我們的基本遺傳機制,和細菌沒什麼兩樣,細菌顯然是我們在演化上的遠房表親。
「哥白尼原理」告訴我們: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並不是它的中心:我們知道得越多,我找到越多支持哥白尼原理的理由。
我們首先知道,地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後來又知道,太陽系的地位並不特別,連我們的銀河系也一樣,只是無數個星系當中的一員而已;我們也學到,在生物學上,人類並不特殊。我們學得越多,就越了解動物也像人一樣聰明 烏鴉會使用工具,黑猩猩也有牠們的文化。
正如我在前面論述的,我們對人類社會的許多困惑,也許並非來自人與自然的隔閡,而是來自我們錯誤的信念,堅信有這樣的隔閡;我們對於自己還不夠客觀。而且,我們聲稱沒有能力或不願意認清,一個很簡單的行為在很多人的互動中重複出現之後,可以產生多麼豐富而又令人吃為的結果,這吏便問題雪上加霜。
密西根大學的政治學家愛梭羅德(Robert Axelrod)認為,經濟學家之所以堅持採用理性的觀點,有個非常簡單的理由:如果沒有這個假設,經濟學家就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人類行為是豐富而多樣的,但如果我們假設每個人都是完全理性的,這樣所有的人就是一模一樣了,而想研究人類在任何情況下會做什麼事,就成了一個數學問題,可以用邏輯來推論。
愛梭羅德說:「我的看法是,理性選擇這種研究方法成為主流的原因,並非學者認為它是切合實際的......其實這種假設的不切實際,甚至還損害了它大部分的價值。
理性選擇假設的真正優點,在於它允許了各種推論。」理性使我們有可能靠邏輯推理來建立理論,而不是依賴煞費苦心的觀察。
不管怎樣,以理性為核心的經濟學方法可能再也經不起考驗,事實上已經站不住腳了。
結論是,我們應該很認真地看待卡奈曼所說的「兩套系統」。當我們初次碰到一個全新的情況,我們的本能系統(直覺)會做出即時反應;在這種時候,我們只是個摩登原始人,藉著祖先遺傳下來的心智工具來應付問題。稍後,我們的第二套心智,才開始緩慢地、猶豫地、沒什麼把握地推敲到底是怎麼回事。
「完全理性」並不存在於我們的時間和空間裡。
人不會是完全理性的。
所以,把人視為理性的自動計算機器,當然是有問題的。
我們只是人類演化長河的一小部分,是披著現代外衣的狩獵採集者,有敏銳的本能思考力和薄弱的計算能力。
概略說來。卡奈曼提出的兩個系統,分別代表和人類行為(至少是指人類想解決問題時會做的作為)有很大關係的兩項原則。
第一,我們並非理性的計算機,而是精明的賭徒。
第二,我們是有適應力的機會主義者。
真正使我們的理智發揮強大作用的,並不是邏輯,而是我們的適應力。
先根據某項規則、想法或信念走一小步,看看會有什麼結果,然後再調整。
理性思維本身,通常就意謂著一種嘗試錯誤的心理過程:首先猜一下,接著做做看,然後朝著較佳的答案前進。
智慧的真正祕密就是,能夠採取簡單步驟,並且邊學邊調整。不知道解決之道,沒關係,先試再說,跟外界互動之後,你就會學到一些東西。
甚至連理性都是一種經驗過程。
人在複雜或不確定的情況下,如何進行推理?
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人類的邏輯推理能力只算得上是中等程度,而且僅只做了適度運用。
不過我們辨認模式或配合模式的能力卻超強,這在演化上顯然是非常有利的行為。我們習慣在複雜的問題裡尋找模式。
用看似合理的「適應學習」,來取代不合理的「完全理性」。
問題的解答居然不在於個體的複雜性,也和人們的綿密思想或怪誕習慣無關,而是要看人類行為的簡單性。
一般人缺乏獨立的意見。他並不想去研究或深思,構成自己的意見,只是急於得知鄰居的意見,然後盲目跟從。
--馬克.吐溫
每個人都知道,許多謠言常常會越傳越逼真,變成一個「既定的事實」,儘管有時候根本沒有絲毫的證據。
為什麼人類這麼易於受到群體行為浪潮的影響?
社會原子遵循的第一條規則:我們有很大的模式辨認本事,也很能適應瞬息萬愛的世界。
我們和世界互動,並從中學習。但我們也設法從別人那裡學習。我們生活在家人和朋友當中,生活在同事、鄰居之間,生活在電視、報紙和網路提供的大量訊息與意見之中。不像真空中的原子那樣孤獨過活,我們是埋在一堆人群當中。有點像液體裡的原子,彼此間深深地相互影響。我們的社會「鑲嵌」性,影響了我們的食衣住行,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思想及見解。
社會原子的另一項特質,就是當兩個以上的社會原子碰在一起時,表現出來的行為習慣。
除了適應能力之外,人類行為最顯著的另一項特徵大概就是模仿能力了。出生嬰孩在幾分鐘之內,就會模仿雙親臉部的表情。我們天生就有模仿的直覺,也經常刻意去模仿,因為模仿也是一種策略,有時甚至是我們唯一的策略,可以使用別人已經學會的東西。
當然,模仿有時也會導致想像不到或代價很高的失真,因為別人也不一定什麼事都知道得那麼清楚。但總而言之,模仿的驚人影響力,並不神祕費解。科學家發現,模仿常會產生像時鐘一般準確的模式。
人們有「跟著大家走」的傾向。
正如研究人員所說的,「社會的意見改變了個體對世界的知覺。」他們還發現,每當個體成功抗拒團體壓力時,大腦活動主要發生在和情緒有關的區域,好像這些人本能地感覺到和眾人意見不同時的風險。
實驗結果顯示,模仿行為的根源,在某些情境中是非常古老的,很像是一種自動、無意識的本能,一開始就內建在我們的生物組織上。
我們或許可以稱此為「深層」模仿,因為它有很深的心理根源,反映出我們的演化歷史。
但是有一種比較淺層的模仿,根據我們有意識的策略,因而對行為可能更有影響力。
亞里斯多德在很久以前就說過:「人之所以強過低等動物,就因為他是世界上最會模仿的生物。」
我們是很好的適應者;而我們最常適應的對象,就是別人。
我們通常覺得是自己在做決定,但我們事實上有點像企鵝。缺乏資訊的時候,我們會觀察別人,盡量蒐集片段的資料。
問題很明顯。模仿並不會產生任何新資訊,它只是擴大了一點點舊資訊可以帶來的效果,不管資訊是真是假。
呼~ 真是太多值得紀錄的片段,有時間再補後面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