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4的文章

TAKEWAY T1鉗式腳架

這東西不在我的預購清單內。 我不是一個衝動型購物的人,應該不是。 昨天在FB看了不知某人貼的 藥師吉米 的開箱文(見下面參考),然後就失 心 瘋的了在Pxhome訂了,晚上就送達。 為什麼?????? 只因為TAKEWAY T1的線條太令我銷魂了~~~ (說實在的,在收到前我還有退貨的念頭。) 先來看看產品規格: 尺寸: 展開時:12.5cm(L)x 9cm(W)x 16.4cm(H)、收納時:15cm(L)x 3.1cm(W)x 17.3cm(H) 重量:200g(含雲台) 材質:航太級鋁合金、塑膠尼龍快拆板螺絲:1/4” 夾持範圍:圓柱體 O4 ~ O50 mm、平面厚度1~ 50 mm 球形雲台荷重:3 KG 本體結構荷重:40 KG (鉗式腳架本體可最大承受至40公斤(含雲台),但雲台本身實際承載重量須視該廠牌雲台承載重量) 說穿了,T1就是一個小腳架,剛開始把玩時,其實也不會覺得很方便,也是要這邊喬喬,那邊弄弄,還怕金屬的刮傷。 相機擺在上面還是要稍微喬對位置,不然還是有傾斜支架的可能。 越使用,感覺就是穩,上面的小雲台真是方便好用(稍微有些緊,不過上E-M5+LUMIX 25mm F1.4也不會晃),夾持在書桌上固定,也是相當的緊實。 下午就帶去 布夏拉提 ,將GRD4固定在上拍了張照。 雖然有隨附個收納袋,不過放在包裡還是怕刮到什麼,這造型雖然好看,可惜收納是個問題。 拿來跟 iDw SuperMount F 組合使用,搭配iPhone5還蠻方便有趣的。  參考: 官網 takeway-t1鉗式腳架開箱

精準預測 - 筆記

若要我選出2013年對我思考有幫助的20本書,這本一定在其中。 (當然不是說我去年只看20本書  XD,去年的閱讀總量有紀錄的是283本……) 預測最難的部分: 從巨量資料中分辨出雜訊和真正的信號。 無論統計的結果如何,如果你沒辦法找到它背後的道理,那就代表這次的分析出了問題。 人總是照自己的意思解釋事情,完全錯失了這些事情本身真正的意義 。 --莎士比亞 我們永遠不可能做出完全客觀的預測。預測永遠都會受到我們主觀看法的影響。 對卡爾.波普(科學哲學家)來說,一個假設,除非可以被證明為偽,不然就是不科學的。 風險與不確定性的差別:風險可以標上價格,像是發生的機率為1/10,不確定性是難以衡量的風險,對於潛藏其中的魔鬼,或許有些模糊的印象,但你不清楚到底有多少魔鬼,也不知道它們什麼時候要攻擊。 評等機構做的就是粉飾不確定性,使之看起來或感覺像是風險。 預測模型三原則: 1. 用機率思考     不是丟出一個數字,宣稱會知道什麼事,而是提出一個範圍的可能結果。     (如果什麼因素多了五個百分點,那成功的機率就多了xx%。) 2.今天的預測就是你餘生的第一個預測    正確的態度就是你應該做出今天最有可能的預測。    (不管之前說過了什麼。『事實改變的時候,我就改變我的想法』--凱恩斯) 3.尋求共識    集體或團體的預測通常比單獨的預測更準確,但這不表示團體的預測就是好的。 做好預測的關鍵在於不要限制自己只看量化的資訊,關鍵在於適切評估資訊的良好過程。 (亦即發展工具和習慣。) 因為電腦程式對氣象系統中自然發生的反饋過度敏感,會開始產生自己的反饋。這不只是在雜訊中再也找不到訊號而已,雜訊還被放大了。 預報最重要的檢驗標準之一,稱為校準(calibration)。(也就是好好利用回饋。) 在統計學上,把雜訊當作訊號的動作稱為 過度配適 (overfitting)。 如果我們不知道、或是不在乎關係的真實狀況,就會有很多理由讓我們傾向於將模型過度配適。 過度配適代表的是雙重打擊:這樣會讓我們的模型在書面上...